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十
第3章 空气与生命(3.2~3.3.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A
D
D
C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C
B
B
D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6空格,每空1分,共26分)
16﹒(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17﹒(1)C+O2 点燃 CO2;
(2)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3)液氧会汽化散去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8分)
27﹒(1)低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AD (4)ABC
28﹒∵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2/44=×100%=2.4g;
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2/18×100%=0.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是2.4g,氢元素的质量是0.6g,由此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0.6g=1.6g
∴碳元素2.4g,氢元素0.6g,氧元素1.6g
29﹒(1)B D (2)26g (3)分解 (4)22:9:111:8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十
第3章 空气与生命(3.2~3.3.1)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呼吸作用 B.食物腐烂 C.钢铁生锈 D.火药爆炸
2﹒下列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 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
3﹒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CO2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爆炸
5﹒对于化学反应:4P+5O2 点燃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kxtj2008)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2016年2月25曰,某市坑头街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事故由扫帚店着火引起。某同学给这些扫帚店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扫帚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21cnkxtj2008
B.扫帚店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C.扫帚店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D.扫帚店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8﹒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108:96:204 D.4:3:2
9﹒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用嘴吹灭蜡烛;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②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①和⑤
10﹒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C.可能含有氧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11﹒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1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点燃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21cnkxtj2008)21·cn·jy·com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13﹒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cnkxtj2008)【版权所有:21教育】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14﹒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6空格,每空1分,共26分)
16﹒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气火来。www.21-cn-jy.com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
17﹒液氧炸药是一种无污染的炸药.一种制作方法是将木炭浸泡在液氧中,使木炭的孔隙中吸满液氧,液氧越多威力越大。【出处:21教育名师】
(1)液氧炸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液氧越多威力越大的原因是 ;
(3)液氧炸药因故障不能引爆不需要去排除,从可燃物燃烧条件看,是因为 。
18﹒在科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21cnkxtj2008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
19﹒(1)3Cu+8HNO3═3Cu(NO3)2+2X↑+4H2O,求X的化学式为 ;
(2)a?C3H6+b?O2═c?CO2+d?H2O?找出a、b、c?之间的关系a:b:c= 。
20﹒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燃烧时产生不同的现象与众多的因素有关。某物质着火点为t℃,如图1
(1)图1中该物质在P点状态时是 (填“燃烧”或“不燃烧”),理由是 ;21*cnjy*com
(2)图1四种状态中,燃烧最旺的点是 ;
(3)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内打上一些孔(如上图2),优点是 。
2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物质质量/g
a
4.4
8.1
1.8
(1)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生成物是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表中“a”的值 ;
(3)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4)Z的物质类别为 (填“单质”或“化合物”)。
22﹒常见的燃烧是指 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图书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灭火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 △ 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从灭火原理说明该反应的作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X+N2↑+3CO2↑。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最大的元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3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24﹒控制变量法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21cnkxtj200821·世纪*教育网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4)煤炉火越扇越旺;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25﹒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2-1-c-n-j-y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
棉布无损
不燃烧
(1)上述实验中的可燃物有 ;
(2)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 , 综合所学知识,分析②③中“酒精烧完而棉布无损”的原因 ;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26﹒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中玻璃管口系一小气球的作用是 ;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点燃时,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正中”);21cnjy.com
(4)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2·1·c·n·j·y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8分)
27﹒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21cnkxtj2008www-2-1-cnjy-com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多选);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多选)。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8﹒4.6g某物质与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要写计算步骤) 21*cnjy*com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x
15
0
84
2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来源:21cnj*y.co*m】
(1)生成物是 ;
(2)反应后A的质量是多少? ;
(3)该反应是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