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11: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2节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选项 尿素 琼脂 葡萄糖 硝酸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
2.(2024北京延庆月考)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A.蛋白胨可为目标微生物提供氮源
B.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该培养基也可用来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
D.该培养基的制备流程为灭菌→加入琼脂→倒平板
3.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该实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可采用平板划线法
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酚红指示剂会变红
4.(2024河北沧州月考)乳酸菌在盐胁迫条件下生存、生长和代谢的能力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为筛选耐高盐乳酸菌,某研究小组将酱油原培样品划线接种于含不同浓度梯度NaCl溶液的培养基中,从而培养得到耐高盐的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和器具都要进行灼烧灭菌
B.划线接种前,无需对酱油原培样品进行稀释
C.乳酸菌培养时必须提供无氧、高盐且偏碱性条件
D.培养基中得到的单菌落均由乳酸菌繁殖形成
5.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称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现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his菌株,甲为平板划线法,乙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方法所用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
B.甲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C.乙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D.将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
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M培养基可用于真菌a的筛选,某同学将获得的真菌a利用下图的方式进行稀释,统计甲、乙、丙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真菌a为酵母菌,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活菌进行计数
B.若在培养真菌a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C.选取甲、乙、丙三个培养基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D.根据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可推算,培养液中真菌a的密度为1.33×107个/mL
7.(2024江西南昌一模)细菌代谢产生的脂肽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分解环境中的石油等污染物,分解的代谢物对自然环境无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校园内随机采取土样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C.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
D.可用干热灭菌法对配制好的培养基和接种环进行灭菌
8.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有利于胃肠蠕动,过量的大肠杆菌则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某校高中生对某品牌的雪糕进行了检验,并使用细菌计数板对大肠杆菌的数目进行了估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直接从静置的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结果可能偏大
B.使用细菌计数板并用台盼蓝染色后计数,可估算大肠杆菌活菌数
C.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分离大肠杆菌,也常用来统计大肠杆菌的数目
D.大肠杆菌也能作为益生菌,与胃肠中其他细菌的关系可能为种间竞争
9.为探究不同配方的洗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某实验小组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着用滤纸片蘸取不同配方的洗手液(甲、乙、丙洗手液)放置在该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1;科研人员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农田土壤中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步骤为              ,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源、氮源、磷酸盐和    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    洗手液。
(2)图2驯化培养基A中加入的物质X是    ,驯化后的微生物通过     法接种到培养基B上进行纯化培养,该方法能够纯化微生物的原理是
 。
在培养基C中,通过检测单位时间敌敌畏的剩余量,筛选出高效目的菌种,最后经        接种到培养基D中培养。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10.(2024辽宁名校联盟调研卷)细菌中的芽孢杆菌较为耐高温,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蛋白酶降解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可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是筛选蛋白酶高产菌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70~80 ℃水浴10 min的目的是杀死非芽孢菌
B.在酒精灯火焰旁将样品用无菌水稀释并涂布接种
C.以奶粉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起到选择作用
D.通过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可对产蛋白酶芽孢杆菌进行鉴定
11.(2024湖南长沙四区联合调研)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由于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基因突变的概率,使其发生定向突变,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B.B操作的正确做法是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后在②表面涂布来接种菌种
C.图中①②③为完全培养基,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D.若要获得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12.(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从落叶较多的腐质土取10 g土壤,用无菌水稀释106倍后,取0.1 mL涂布到三个平板中(培养基配方:纤维素钠盐5~10 g、酵母膏1 g、土豆汁100 mL、KH2PO4 0.25 g、琼脂15 g、蒸馏水1 000 mL)培养,菌落数目稳定后加入刚果红染色,洗去浮色后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与计数,三个平板菌落数目无显著差异,平均值为200个,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数目平均值为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B.该培养基pH需要调为中性或者弱酸性
C.涂布的0.1 mL培养液中活菌数可能高于200个
D.10 g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目约为3.0×108个
13.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的实验操作无误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14.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去氮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      法或        法进行接种。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               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    (填“ZW2”或“ZW5”)菌株的去氮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   。
(3)上图培养基在物理性质上应属于     ,接种用到的工具是    。
15.(2024河南南阳月考)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施入土中的磷大多数与Ca2+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科研人员从贡柑果园土中选出可以将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的高效解磷菌,主要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   倍。经步骤③最后一次稀释之后若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分别为39、38、37,则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原因是   。
(2)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挑出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    的菌落。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                    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中,并在37 ℃、200 r/min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用摇床进行培养的优点有:         、                ;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     。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1.C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要有碳源,且将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故不能添加硝酸盐,C项符合题意。
2.A 蛋白胨(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可为目标微生物提供氮源,A项正确;从配方表中可看出,该培养基中含有指示剂,可以用来鉴别微生物,故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项错误;若要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需要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C项错误;该培养基的制备流程为加入琼脂→灭菌→倒平板,D项错误。
3.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若稀释倍数太低,菌落会连在一起;若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的数目过少,都不宜进行计数,A项正确。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作为对照,B项错误。微生物的计数不能采用平板划线法,C项错误。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能维持pH稳定,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D项错误。
4.B 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所用器具需要进行干热灭菌,且操作过程中接种环需要进行灼烧灭菌,A项错误;该研究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耐高盐乳酸菌,所以划线接种前,无需对酱油原培样品进行稀释,B项正确;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培养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因为是筛选耐高盐乳酸菌,所以培养基含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乳酸菌所处的环境偏酸性,培养基pH需偏酸性,C项错误;培养基中得到的单菌落可能包含酵母菌等其他菌落,D项错误。
5.B 甲是平板划线法,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的操作,A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但不能计数,B项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C项正确;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故将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D项正确。
6.B 酵母菌相对较大,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但采用该方法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A项错误;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避免细菌对真菌a的干扰,B项正确;选取甲、乙、丙三个培养基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C项错误;根据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可推算,培养液中真菌a的密度为(110+140+149)÷3÷0.1×105=1.33×108(个/mL),D项错误。
7.C 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采取土样,A项错误;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B项错误;由于显微镜直接计数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所以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C项正确;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D项错误。
8.C 在静置的试管中,大肠杆菌易沉积在试管底部,因此,如果直接从静置的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结果可能偏大,A项正确;使用细菌计数板并用台盼蓝染色后计数,可估算大肠杆菌活菌数,B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分离大肠杆菌,但不能用于统计大肠杆菌的数目,C项错误;大肠杆菌也能作为益生菌,与胃肠中其他细菌占有共同的空间、资源,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为种间竞争,D项正确。
9.答案 (1)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维生素 甲 (2)敌敌畏 平板划线 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1)图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步骤为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等,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说明甲洗手液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最好。(2)结合题干“科研人员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农田土壤中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可知,图2驯化培养基A中加入的物质X是敌敌畏。驯化后的微生物通过平板划线法接种到培养基B上进行纯化培养,该方法能够纯化微生物的原理是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在培养基C中,通过检测单位时间敌敌畏的剩余量,筛选出高效目的菌种,最后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培养基D中培养。
10.D 细菌中的芽孢杆菌较为耐高温,70~80 ℃水浴10 min的目的是杀死非芽孢菌,A项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在酒精灯火焰旁将样品用无菌水稀释并涂布接种,B项正确;蛋白酶降解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可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奶粉富含蛋白质,以奶粉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起到选择作用,C项正确;通过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可对产蛋白酶芽孢杆菌降解蛋白质的能力进行比较,D项错误。
11.D A操作为紫外线处理,该操作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但无法实现定向突变,A项错误;据图分析,B操作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正确做法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B项错误;分析题意可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且③中只有部分菌落,故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础培养基,C项错误;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础培养基,若要获得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可从④中挑取D(在③中相应位置无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项正确。
12.C 要从土壤中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根据题述实验中培养基的成分可知,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A项错误;该培养基pH需要调为中性或者弱碱性,用以培养细菌,B项错误;涂布的0.1 mL培养液中活菌数可能高于200个,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C项正确;由题意可知,三个平板菌落数目的平均值为200个,其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数目平均值为30,即有30个纤维素分解菌,则10 g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目约为30÷0.1×106×10=3.0×109(个),D项错误。
13.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对照原则,C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重复原则,D项错误。
14.答案 (1)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特征(或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2)ZW5 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更大,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
(3)固体培养基 涂布器
解析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故初步筛选时,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的菌落特征区别不同微生物。(2)由题图分析可知,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更大,说明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3)题图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菌落,该培养基在物理性质上应属于固体培养基,接种用到的工具是涂布器。
15.答案 (1)1 000 3.8×106 偏小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2)大 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物质交换 M-3-01
解析 (1)步骤③进行了3次稀释,每次稀释了10倍,则共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倍。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39+38+37)÷3÷0.1×104=3.8×106(个)。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该数值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比偏低。(2)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大,说明细菌分解磷酸盐的能力较强,所以选择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大的菌落。不同的微生物具有特定的菌落特征,所以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3)摇床培养是实验室培养需氧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使用摇床培养,不仅可以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而且能够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根据实验曲线图,培养相同时间后,M-3-01的上清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较高,可知M-3-01实际溶解磷的能力最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