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1.能积累“赍发、迤逦、玷辱、恁地、酒撰、尴尬、碎琼乱玉、搠倒”等词语。
2.能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把握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命运和性格特征。
3.能从情节、人物、环境等角度入手,认识《水浒》“官逼民反”的深刻主题。
4.能分析小说在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的妙处,分析小说在塑造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时所用的艺术手法,鉴赏小说中 “风雪”环境描写的作用。
5.能学习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写法,进行适当的小说片段训练。
【教学发展要求】
1.能查阅资料,对林冲这一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评价,并联系《水浒》中杨志、武松等人物,进行比较鉴赏。
2.能通读《水浒》,阅读金圣叹等大家的相关评论,收集资料,完成读书笔记。
3.能在反复研读课文,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进行人物、主题、环境、语言等方面的探究,写出有价值的分析文章。
4.能借鉴小说在情节设置、环境描写等方面的技法,创作相对完整的小小说。
一、知识储备
A.《水浒传》相关知识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它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它最早的本子,出现在元末明初。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B.作者简介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C.有关情节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剌”的剌客,无辜地被剌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课文中的情节。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认真细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成功地塑造出“林冲”这个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典型形象的?
子问题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折故事的情节。
子问题2:在把握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思考小说情节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四个部分,分别表现了林冲的哪些性格特点?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子问题3:促使林冲性格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子问题4:“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推进都有重要作用。思考:小说从正面和侧面对大风雪有哪些描写?有哪些作用?
子问题5:插叙和补叙有什么区别?请结合第一段的“介绍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和第十段的“原来天理昭然……救了林冲的性命”进行说明。
子问题6:下面这段人物语言描写虽然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具体是谁所说,但仔细思索则十分清楚,认真品味这段人物语言,回答:这九处语言分别是哪些人物所说的?请在括号中填写出来。
数内一个道:①( )“这条计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一个应道:②( )“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③(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④( )“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⑤( )“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⑥( )“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⑦(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⑧( )“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⑨( )“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三、课文小结
学习本文,需把握以下要点:
1.人物形象。文中的林冲性格冲突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一方面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小心谨慎;另一方面刚猛激烈,嫉恶如仇,最终在被逼无路时手刃仇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性。林冲这一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是鉴赏的重点。
2.情节发展。本文的情节张弛有致,耐人咀嚼。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路遇小二、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雪夜杀敌等情节起伏中,林冲终于认清现实,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情节的起伏变化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现的作用值得咀嚼。
3.环境描写。文章中的风雪描写对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主题表现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本文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独到之处。
4.主题表现。林冲最终走上反抗道路体现了《水浒》“官逼民反”的主题。分析这一人物形象“逼上梁山”的命运,可以更深刻地探究水浒的思想价值。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啦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林冲到沧州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由于什么原因林冲来到山神庙?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3. 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