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基本要求】
1.能积累“憎恶、辩护、辖制、噩梦、没精打采、孤僻、撮合、筋疲力尽、心神不定、讥诮、安然无恙、滑稽”等词语。
2.能分析人物的特征及表现,把握别里科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孤僻胆小、因循守旧的性格特征及危害。
3.能从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入手,认识小说批判沙皇专制、直面小人物的悲哀的深刻主题。
4.能对小说中的典型细节进行分析,鉴赏小说在漫画式勾勒、巧妙的对比、夸张的渲染等方面的妙处。
5.能品味小说夸张、讽刺的语言风格,学习小说在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写法,进行适当的小说片段训练。
【发展要求】
1.能对“套中人”这一形象展开讨论和研究,深刻认识这一人物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探究这一人物形象的危害及现代意义。
2.能对现代社会的“套中人”现象加以审视,就“套中人的突围”展开主题讨论,获得思想的启迪。
3.能课外阅读《契诃夫小说选》及相关评论,品赏契诃夫的语言风格,并对此展开鉴赏和评价。
一、知识储备
A.时代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19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出身平民的契诃夫对劳苦大众怀着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尽管契柯夫由于他的民主主义世界观的局限,还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还认识不到改造旧社会的革命道路,但他却预感到社会要发生巨大的变革,坚信社会光明的未来,特别是他借小说中的人物伊凡·伊凡尼奇的口发出“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呼喊,鼓舞起人们“改变生活”的愿望。在他的作品里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装在套子里的人》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
B.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 ( http: / / www.21cnjy.com )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世界级的三个“短篇小说大师”。
契柯夫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C.有关情节
补叙情节:中学教师布尔金跟兽医伊凡·伊凡尼奇谈起村长的老婆玛芙拉,由玛芙拉引出别里科夫的故事。课文里的“我”是布尔金。
D.基础知识
1.正音、正字
削(xiāo) 默(mò)许 祈祷(qǐdaǒ) 降(xiáng)服 辖(Xiá)
制 搓(cuō) 诮(qiào) 恙(yàng) 谗(chán) 游说(shuì)
2.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 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六神不安:心神不安。我国道家迷信说法,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叫六神。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斋期:有些宗教规定,教徒在一定时期完全禁食,或者部分禁食,或者禁食某种食品。禁食期间就叫“斋期”。
孤僻:孤独怪僻。撮合:从中介绍促成(多指婚姻)。
游说: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叫做游说。此处指凭口才劝说别里科夫。
五等文官:当时俄国的中级文官。歹毒:阴险狠毒。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讥诮:冷言冷语地嘲讽。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
忧郁:愁闷。郁闷:烦闷、不舒畅。
二、问题探究
主问题:认真细读课文,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从哪些方面成功地塑造出“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典型形象的?
子问题1:《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折故事的情节。
子问题2:阅读第1-4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出别里科夫身上的哪些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他哪些性格特点?
套子 类 别 性格特点 艺术手法
有形
无形
子问题3:思考回答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
子问题4:第二部分在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一命呜呼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有哪些表现?作者是怎样进行描绘的?
子问题5: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子问题6: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子问题7: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感到“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
子问题8: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课文小结
本文是契诃夫的小说名篇,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地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一总想把自己包在套子里的可恨又可悲的人物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学习这篇课文,需把握以下要点:
1.人物形象。别里科夫这一典型人物既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他不仅把自己包裹在各种有形无形的套子里,胆小孤僻,害怕新生事物;而且辖制着周围的人们,给众人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别里科夫这一典型的“套中人”形象,引人深思。
2.表现手法。小说主要通过夸张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漫画式的勾勒、含蓄的对比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充满讽刺力量。夸张地交代别里科夫的穿着、居住、言行,勾勒了别里科夫胆小孤僻的形象;夸张地渲染“漫画”事件、“恋爱”风波等细节,强烈地表现了人物的可笑及荒谬。而别里科夫和周围人、华连卡兄妹的对比,则深刻地表现了别里科夫对全城人的辖制,也预示着腐朽的事物必然在新生力量面前毁灭的主题。
3.主题表达。本文从社会的角度批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民众的践踏;从个人的角度,则既表现了别里科夫的可恨,也写出其可悲,更促使人们反思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者的悲哀和可鄙。别里科夫这一“套中人”的荒谬,折射出深广的社会意义。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柔弱的人(节选)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
我对她说:“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我们和您讲妥,每月30卢布……”
“40卢布……”
“不,30卢布……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卢布付教师工资的……呶,您呆了两个月……”
“两月零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 ( http: / / www.21cnjy.com )60卢布……扣除9个星期日……还有3个节日,共12卢布。柯里亚有病四天没有学习,您牙痛……3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扣除……还剩41卢布。对吧?”
尤里娅左眼发红,而且眼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但——一言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了一个配套茶杯,扣除2卢布……女仆盗走瓦里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再扣除5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9卢布……”
“我没有支过!”尤里娅啜泣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那就算这样,也行。”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3卢布,再没有支过……”
“是吗?这么说,从14卢布中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请收下吧!”
我把11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我一跃而起,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要‘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你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把使她大为惊疑的80卢布递给了她,她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我想到: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这篇小说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描写。
2.摘出文中能体现社会环境内容的文字。
3.“憎恶使我不安起来”一句中,我“憎恶”的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她的一声“谢谢”含有对“我”的讥讽。
B.她的一声“谢谢”使“我”深感内疚。
C.出于对她逆来顺受、不思抗争态度的愤激之情。
D.对肆意宰割她的人和势力的憎恶
4.“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可以’的答案”说明尤里娅是一个
A.任人损害、不会抗争、也不想抗争的人。
B.善于含蓄地讥讽、巧妙地抗争的人。
C.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人。
D.性格温柔、对安逸的生活非常满足的人。
5.你认为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
6.小说末句的意思是
A.表明“我”将凭这次教训,努力去做一个强者。
B.表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的真正的强者。
C.暗示与“她”相比,“我”是一个有权势的强者。
D.暗示反动统治之所以能维持,正是因为人们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