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2 11: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 今天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有8844.43米高,但科学家却在峰顶发现了鱼骨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发现了海相岩层和海生生物化石,证明在地质时期,它曾是一片面积相当广阔的海洋;而且在5700M的地层中发现了栎树的化石,现在这种植物的分布高度是 3000M 。这证明喜马拉雅山长期以来以极快的速度抬升,在5300万年前开始成陆,之后不断抬升形成“世界屋脊”。 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1.定义: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内力作用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对地表形态作用的速度相同吗?
3、在内力作用中,哪一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
4、什么是水平运动?什么是垂直运动?它们会使岩层发生什么变化,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5、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思考‖内力作用‖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2.表现形式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主要形式)地球内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带3、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
——地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挤压引起的褶皱褶皱隆起的高山
东非大裂谷张裂形成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活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海岸处于下沉运动状态中,原因是三根大理石柱底部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到了。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海岸处于上升运动,原因是那时大理石柱上留下了被海洋生物钻孔的痕迹。
(3)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
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特征。
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外力作用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3、什么是侵蚀地貌?什么是堆积地貌?
4、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
5、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着怎样的关系?‖外力作用‖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1、 风化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概念: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温度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
——流水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又称岩溶地貌。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
石 柱石 笋钟乳石广西桂林山水瀑
布河流沟谷、峡谷流水沉积--------冲积扇在沙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流水的侵蚀、沉积冲积扇 三角洲 返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水侵蚀地貌海水堆积地貌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风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
——雅丹地貌风蚀柱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破坏交通。风力堆积作用戈壁 沙漠 黄土 黄土高原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角峰——冰川侵蚀作用冰斗角峰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1、 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
侵蚀:
使谷底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峡谷、瀑布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流水
溶蚀:
形成溶洞、石笋、钟乳石、石柱、 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 型谷
海浪侵蚀:
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拱桥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风力堆积:
沙丘、黄土堆积
流水堆积: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海浪堆积:
沙滩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冰川堆积:
冰碛地貌(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的称叫_____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ABCD风蚀蘑菇峡谷角峰三角洲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太阳辐射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缓同时作用、对立统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比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
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
再生①任何岩石均可经过 形成岩浆②任何岩石均可经过 形成沉积岩③任何岩石均可经过 形成变质岩④任何岩石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高压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岩浆岩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高温高压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知识结构小结‖一、内力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1)水平运动-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2)垂直运动-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2、岩浆活动
3、变质作用
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风化地貌
(2)侵蚀作用-侵蚀地貌
(3)堆积作用-堆积地貌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