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第一单元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选择题
1.长期黑暗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闪光的名字 ,他登基那天,长安城出现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此后,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这个“闪光的名字”是( )
A.杨坚 B.杨广 C.刘邦 D.刘彻
2.如果将盛世定义为:对外国际地位崇高;对内经济发达,并且是社会进步的大一统王朝,那么杨坚的开皇年代无疑是一个合格的盛世。下列与“开皇盛世”无关的是( )
A.励精图治,改革前朝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迅速
C.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疆域辽阔,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3.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
A.统一与发展的需要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4.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5.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6.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7.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灌溉 B.防洪 C.运输 D.饮水
8.隋朝大运河把五大自然水系纳入一个大水系,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地掌控到王权范围内。其中连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9.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材料二 (隋朝时)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隋朝“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的客观原因有哪些。隋朝之前还出现了哪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2)材料二反映了隋朝的经济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由此可见,国家繁荣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隋炀帝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去江都看琼花,路途要经过哪几段?这一事件反映了什么?
【备选习题】
1.当隋军攻到陈朝宫殿时,见前线告急文书被扔在床下,连封皮都没有拆,皇帝躲到井中。这一愚蠢可笑的事件发生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可知这件事指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与杨坚有关。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D与隋文帝有关,C与隋炀帝有关。
【拓展延伸】隋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客观上: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
(1)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3.【解析】选A。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大运河正是为适应国家统一与发展的需要,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开凿的。
【拓展延伸】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结合隋朝大运河图,可知隋朝大运河南到余杭,北达涿郡,所以A正确。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都是东西走向。南北运输大宗物资主要靠陆路交通,十分困难。这是修建大运河的一个主要原因。题干中的漕运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大运河分四段,沟通了五大水系。其中邗沟把淮河和长江连接起来。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但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短却“光芒四射”。隋文帝结束分裂,实现了统一,他励精图治,使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隋炀帝奢侈腐化,统治残暴,故B叙述错误。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考查的内容与隋朝统一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关。第(1)题考查隋统一的客观原因,可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概括。第(2)(3)题考查大运河的情况,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
答案:(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秦朝。
(2)隋文帝。国家的统一。
(3)通济渠、邗沟。反映了隋统治者贪恋江南美景,奢侈腐化,不体恤百姓。
【备选习题】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589年,隋灭掉陈,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题干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这是隋朝大运河的图片,它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