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练精析: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2 14: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练精析: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选择题
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等遗址,都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炫耀明朝国力
B.开拓殖民地
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3.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4.“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中华文明
B.说明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5.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
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海禁”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发展贸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8.“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假如你是一位编剧,下列哪部影视剧本中不能加入上述政策(  )
9.清朝前期统治者盲目自大实行闭关政策,该政策主要表现在(  )
A.限定通商口岸
B.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10.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其中心人物是谁?他率领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他能够远洋航海的条件有哪些?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此幅图揭示了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影响?
(4)通过图一、图二可以看出明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不同的政策,它们导致了什么不同后果?今天的中国要发展国家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的经济基础,也是主要原因。A、C、D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一带,故正确答案为A。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据题干中信息“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说明明朝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另据“厚往薄来”则说明郑和下西洋不计经济效益,故正确答案为D。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弘扬国威和到西洋去“取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故小明和小强的说法正确。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和平交往”,而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冲突,不符合题意。
7.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据材料中“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剧本中不能加入“‘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统治者开始大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图片反映的影视剧A是唐朝,其他均是清朝,由此便知正确答案为A。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清朝闭关政策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故正确答案为B。
【拓展延伸】如何理解“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实行“海禁”。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行闭关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本题考查的内容与郑和下西洋及清朝的闭关政策有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两幅图片内容。从图一中的关键信息“郑”“睦邻友好往来”等,可以得知,图中人物是郑和,事件是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1)(2)题。从图二中的关键信息“大清”“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及漫画圈在笼子里的国家,不言而喻是讽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解答第(3)题。第(4)题是开放性试题,通过对比,可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2)条件: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评价: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闭关锁国政策。它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落伍。
做法:我们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