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亚夫军细柳 课件两课时(共38张ppt+音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周亚夫军细柳 课件两课时(共38张ppt+音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3 10:20:4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5. 周亚夫军细柳
第二课时
1.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
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汉文帝的开明与识大体。尤其在“匈奴大入边”的特殊时期,相较于霸上及棘门军的防御松懈、军纪儿戏,细柳军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貌:官兵严守将军之令,将军则严守军礼,即便面对天子亦不例外。这种严格的军纪和不可侵犯的军队气质,正是维护统治、保家卫国最需要的,汉文帝对此深表敬意,并命人传达,进一步体现了其胸怀宽广、深明大义。
课文细读品味
2.第③段中文帝对群臣说的这几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两处军队与周亚夫管理的军队再作对比,从而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课文细读品味
3.结合全文,试分析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如何体现的。
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三次对比体现的:
一是文帝到霸上、棘门两处军营时长驱直入,而在细柳军营却不得入,直到下诏书才进去,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特点,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二是细柳军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
课文细读品味
三是天子到霸上、棘门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课文细读品味
1.运用对比、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军纪严明上。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
特色总结
2.语言简洁,含义丰富。
本文叙述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含义丰富,感彩强烈。如:写霸上及棘门驻军的松弛,只用了三个字——直驰入,写细柳军军纪严明,也是言简意赅。
特色总结
一课一信
——名将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人。中国西汉时期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卫青从小为牧童,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他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
元光六年,卫青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
卫青率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先切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又形成对匈奴的包围。此战收复了河套地区,自此,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卫青被封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战后进拜大将军。次年,卫青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元狩四年,卫青与霍去病分兵打击匈奴,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
一课一信
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后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元封五年,卫青去世。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庐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
卫青虽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课一信
中考这么考
【期末·吉安改编】【情境题】 班级拟开展“领略古代‘真将军’风采”故事分享会,下面是你们组找到的文言故事,请你和组内同学一起阅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甲】《周亚夫军细柳》原文见本课“课文细读研习”。
【乙】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②,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中考这么考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节选《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有删改)
注释 ①宵旰(gàn):天不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文中指皇帝勤于政事。②营第:修建府邸。
中考这么考
1.【任务一:理字词】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居无何 居:经过
B.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辔:马缰绳
C. 吴玠素服飞 素:向来
D. 躬为调药 躬:弯腰
D
.
.
.
.
中考这么考
2.【任务二:解内容】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却不受,玠益敬服。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岳飞)推辞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
有一名士兵拿百姓一缕麻绳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被斩首示众。
中考这么考
3. 下列对两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周亚夫麾下士吏全副武装,与霸上军及棘门军形成对比,使周亚夫的形象鲜明突出。
B.【甲】【乙】两文都主要通过下属的表现刻画将军的形象,注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C.“秋毫”原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乙】文中的“秋毫不私”体现了岳飞的高贵品质。
D.【乙】文中“敌未灭,何以家为?”体现了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士情怀。
B
中考这么考
4.【任务三:明形象】故事分享会即将开始,你需要为自己推荐的“真将军”人物写推荐语,请你从人物形象角度拟写周亚夫和岳飞的推荐语。
示例: 周亚夫: 周亚夫领导的细柳军军纪严明,战士严阵以待,且他面对帝王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其治军有方、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品质尽显“真将军”风范。
岳飞:岳飞,真将军也。治军严谨,身先士卒,拒腐蚀永不沾;心怀天下,恤兵如子,公正无私赢民心。其忠诚自律、高尚情操,尽显“真将军”风范。(共22张PPT)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导入
25. 周亚夫军细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中考占3—4 分)( 1 段)
阅读方法
对比作用分析法(中考占2—3 分)( 2 段)
3
人物形象分析法(中考占3—4 分)( 2 段)
学习目标
4
5
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中考占3—4 分)( 3 段)
考点链接·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见“教材习题研习”。
司马迁(约前145 —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元封三年(前108),他继承父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史馆藏书。天汉二年(前99),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入狱,受宫刑。出狱后,做了中书令,开始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著作还有《报任安书》等。
作者作品
预习资料速查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4 年版)。汉文帝即位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但是后来匈奴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离长安较近的霸上、棘门、细柳。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纪实。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体裁,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的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的称“表”。此类史书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其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我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中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棘( )门 被( )甲 彀( )
弓弩( ) 天子之诏( ) 按辔( )
揖( ) 介胄( ) 嗟( )乎
曩( ) 虏( )

文言知识速查
重点字
·

·
·
ɡòu
注意字音。

zhào
pèi

zhòu
jiē
nǎng

·
·
·
·
·
·
·
·
1. 军士吏被甲
( )
2. 改容式车
( )
“被”同“披”,穿着
文言知识速查
通假字
·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1. 使使持节诏将军


2.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
3. 使人称谢


文言知识速查
古今异义
·
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今义: 表示节日、节气等意思
古义:传达命令;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古义:与“称”连用,意为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今义:感谢
·
·
·
文言知识速查
一词多义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以备胡( )
2.以
·
军霸上( )
上自劳军( )
军中不得驱驰( )
1.军
·
·
·
·
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动词,驻军
名词,军队
名词,军营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天子为动( )
3.为
·
·
动词,担任
介词,被
文言知识速查
使人称谢(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4.使
不闻天子之诏(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5.诏
·
·
·
·
动词,派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6.乃
·
·
名词,使者,使臣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动词,下令
副词,就
副词,才
文言知识速查
上自劳军( )
受上赏( )
7.上
将军令曰( )
军中闻将军令( )
8.令
·
·
·
·
名词,特指皇帝
已而之细柳军( )
不闻天子之诏( )
称善者久之( )
9.之
·
·
形容词,上等的
动词,下令
名词,命令
动词,到,往
助词,的
助词,调节音节,不译
·
1. 介胄之士( )
2. 军细柳( )
3.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4. 改容式车( )
文言知识速查
词类活用
·
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
·
·
·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名词用作动词,下令
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1.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 )
2. 省略句
(1)已而之细柳军
( )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文言知识速查
文言句式
语意上表示判断
省略了主语,应为“已而上之细柳军”
省略了介词,应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于将军
(3)曩者霸上、棘门军
( )
3. 被动句
天子为动( )
文言知识速查
省略了谓语,应为“曩者见霸上、棘门军”
“为”表被动
文章开篇交代当时特殊的背景,有什么作用?
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背景作用
人物形象
中心事件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写作手法
预习问题引导
请简要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严明、敬业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细讲点拨
读法指导
本文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朗读时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语气。如读“先驱曰:‘天子且至!’”时,要读出人物那种盛气凌人的傲慢语气。
课文细讲点拨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点明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
时间——文帝之后六年
原因——匈奴大入边
背景
第二部分(②):交代汉文帝劳军的情况,用对比的手法,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特点。
霸上、棘门→长驱直入
细柳→不得入
皇帝劳军
对比
课文细讲点拨
第三部分(③):写劳军结束后文帝和群臣的反应。
群臣→皆惊
文帝→称善
侧面描写
课文整体点拨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汉文帝慰劳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一事,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
课文结构
点明背景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
文帝之口——赞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匈奴入侵
边关吃紧
奉命备战
霸上军、棘门军——长驱直入
细柳军
先驱不得入
天子不得入
奉诏开壁门
天子按辔徐行


(周亚夫)
治军严明、
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