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二氧化碳 第1课时(课件 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二氧化碳 第1课时(课件 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23 20: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
新课导入
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
3.4.1 二氧化碳
1.【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⑤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存在;了 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2.科学思维: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用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3.态度责任: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积极思考的意识。
2
核心概念与素养
3
新知探究
任务一: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从哪些角度认识二氧化碳的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气味:无味、刺激性气味、臭鸡蛋气味……
沸点、熔点、凝固点、
硬度:质地硬、质地软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
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二氧化碳,能获得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常温下是气态
阅读教材96页,说说二氧化碳气体在什么条件下状态会发生变化?
加压降温
气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1.1 颜色、气味、状态
1.2 密度
现象:
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
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蜡烛熄灭
自下而上
根据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以下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1.3溶解性
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矿泉水瓶变扁
受到不平衡力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F向外F向内
F向外
P内瓶内气体减少
PV=nRT
二氧化碳溶于水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
思路:将二氧化碳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可乐
摇晃
澄清石灰水
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通常 1 体积水中能溶解 1 体积的 CO2,增大压强可使其溶解得更多。
1.4 与水反应
(1)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发生化学反应
有新物质产生
没有变色
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碳酸。
CO2 + H2O H2CO3
这支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同学得到结论:二氧化碳呈酸性。但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微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试纸先变红色
B.c处试纸变红色,使石蕊变色的是CO2
C.d处火焰先熄灭,CO2不支持燃烧
D.b与c、d与e现象对比均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D
加热
由红色变为紫色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碳酸有这样的特点?
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当加热时,碳酸会分解,逸出二氧化碳,剩下中性的水。
H2CO3 H2O + CO2

1.5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 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会生成白色的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白)+ H2O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空气的成分:
空气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78%
21%
0.93%
0.04%
0.03%
空气中的 CO2正常含量为0.04%,保持相对稳定。
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 CO2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 ~ 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10% 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CO2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支持呼吸。
当空气中的 CO2超过正常含量(0.04%)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为什么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的教室还是应当适时开窗通风?
思考与讨论
教室里的同学们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如果不适时开窗通风,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同学们的健康。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菜窖
灯火实验
任务二:了解的应用
“干冰”易升华吸热
干冰”升华
可做致冷剂
保存食品
人工降雨
制造舞台效果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可做灭火剂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
性质 用途
光照
叶绿 体
6CO2+6H2O C6H12O6+6O2
作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
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制汽水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制纯碱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光合作用:
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以下几
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C.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
1.2 溶解性
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矿泉水瓶变扁
受到不平衡力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向瓶内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