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五 第二单元 7 :陈情表(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五 第二单元 7 :陈情表(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0 06: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李密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读出感情
朗读
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jié立
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马
重要字音:
猥wěi 陨yǔn首
逋bū慢 笃dǔ
不矜jīn名节
拔擢zhuó
优渥wò
盘桓huán
气息奄yǎn奄
侥jiǎo幸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期待。
感情基调: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是谁陈情?
2. 向谁陈情?
3. 陈什么情?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愿乞终养,不能就职)
3.陈什么情?
课文分析
研习第1段:
1. 仔细阅读第1段,思考: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陈相依为命之苦
2. 思考:作者陈说自己的不幸有什么作用?
⑴可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怜悯;
⑵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伏笔;
⑶为下文“区区不能废远”作铺垫。
研习第2段:
1. 仔细阅读第2段,思考:本段分几个层次?概括各自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
陈进退狼狈之难
2.本段第一层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特点: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
作用:①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
②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3. 第二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
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表明了事态的严重和紧迫。
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表明了处境的狼狈。
具体梳理:
仔细阅读第3段,思考: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研习第3段:
陈孝治天下之政
具体梳理:
A. 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 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 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研习第4段:
2.本段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1.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尽孝短,尽忠长。先尽孝,后尽忠。
陈先孝后忠之心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陈日后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李密
简洁朴实
陈情表
小结
学习了《陈情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
百孝篇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事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男儿。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相, 入孝出悌自然安;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能孝不在贫合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 死后尽孝枉徒然;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性温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类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先,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孝的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师寄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作业
1. 背诵并翻译本文,识记重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 搜集与孝有关的古诗词名句以及典型事例。
3. 在《日思录》中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