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五 第二单元6 :逍遥游(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五 第二单元6 :逍遥游(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0 13: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6 逍遥游名句赏读
①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子弗为也。臣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新唐书·魏征传》
赏读:对于那些不算数的话,不诚实的命令,君子是不去做的。我认为自古以来人人都不可避免死去,但是人如果不讲信用,便不能在社会上立身。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放任、不认真对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赏读:(一个人应该)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文言拾贝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译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思悟】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
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词语辨析
兑现·兑换
“兑现”指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泛指结算时支付现款,也比喻实现诺言;“兑换”指用证券换取现金或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
例句:由银行兑现的三千元人民币,我们接着就把它兑换成了美元。
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异:前者偏重在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例句1:到京之后,他又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例句2: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卡片摘要
1.作者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2.背景剖析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kūnfānɡmínɡèyànchōnɡshuòlínɡhāoàoáoshuòhuìtiáoxuètuánwū“溟” 大海 “智” 智慧 “辨” 区别 “能” 能力“返” 往返 “变” 变化虽然这样 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一般人 多数人,大家 很饱的样子 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泛指动物 虫子毛,草木 头发寿命短的 农历腊月为29天的年份;节日,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寿命长的 丰收年;农历腊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通“辨”,区别 通“变”,变化动词,知道 名词,智慧 名词,名称 名词,名声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名词,气息 助词,的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它 动词,到,往 代词,这代词,他,指宋荣子 连词,表修饰 连词,就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而且 连词,还 副词,将要 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代词,它的 代词,它,指水 5.特殊句式
①此小大之辩也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省略句,省略主语“宋荣子” ⑤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而莫之夭阏者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奚以知其然也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 宾语前置,“夭阏之” 宾语前置,“以奚” 介宾短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往南飞 往南飞 使……到来 使……投合,使……满意 使……信任 7.文句翻译
①《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呢!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 ⑤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奋勉, 世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他清楚自身与外物的
分际,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 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 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
8.文学常识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现存________篇,本文可以看成是庄子的_______。《逍遥游》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文学33代表作对比鲜明想象奇特1.中心主旨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基本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2.问题讨论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逍遥游”这种境界的呢?
明确:选文开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际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与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接下来,作者列举了大年与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随后作者借商汤和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最后一段,作者列举宋荣子和列子的例子,指出尽管二人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无所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文章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层次清晰,论证有力。3.艺术特色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安鸟,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性情,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4.结构图解课文内容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2.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发散迁移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 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点 拨
1.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使之更形象、富有感染力。
2.本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文章多次进行“小”与“大”的对比,如蜩、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等,使说理更充分有力。思 考
1.请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用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用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角度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的心也在往前飞。不同的诱惑在前面向你招手,你能否按捺得住那颗焦躁的心?当你埋怨自己囊中羞涩羡慕别人飞黄腾达时,当你叹息上天不公给你一张不中看的脸而想刻意改变时,当你在物欲横流的人生旅途中迷失时……你是否想到,自己原本才是最真切的!“只有每个人都各归本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无数个圆组成的无数个人生才会生动起来!” 你是否已收回早已迷失的自己?请以“回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定,立意自选,不少于800字。
示例:
本位人生
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们对于这个圆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想到四念皆空的,有想到朋友聚散的,更有甚者想到了圆在数学上的完美性。我想到的却是人生。
黑板上的圆并不标准,有凸有凹。这也正如造物主创造的人,有长有短,各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这或许就是一种大自然的美吧。但是,目前却有许多一心想把自己这个圆变成王菲式的圆、贝克汉姆式的圆,或者是爱因斯坦式的圆。于是乎电视中冒出一大堆的“模仿秀”,生活中涌现出一大堆“帅哥”“靓女”,但仔细一看,却好似一张面孔。
有些人一天到晚就想变成名人。“病”得轻一点的就在家挂上一张偶像的照片,从早到晚乞求上苍让自己变成照片中的人物;稍重一点的就着力在形象上刻画自己,从衣着打扮,到语音语调,喜欢臧天朔的就学干燥嗓音,喜欢张信哲的就恨不得用刀子使自己的脸也“自然灾害”严重。 这种独特的现象恐怕也只有人类会有。似乎没有听说过猫哪天要当老虎,老鼠哪天想过把瘾,死活要当一回猫。
当我们一心想变成“红花”时,似乎忘记了“红花还要绿叶衬”这个道理了。做人难就难在如何当好绿叶,做好自己上。我们曾经学过十年的领袖,喊过十年的打倒一切敌人,最后还是回到了战胜自己上。同样,在努力当了十几年的伟人后,终究有一天要回到努力当好自己上来。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各归本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无数个圆才会生动起来,才会不再像是一个个冰冷的圆规脚下的圆。【角度2】
庄子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强烈觉醒。
请参考《逍遥游》一文,谈谈你对庄子的认识。
示例:
我眼中的庄子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鸟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慑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