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数据变化的特点分析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在数学交流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愿。
3.在解决问题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类比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多方面信息,感知数学是有用和有趣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以及学生事前收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实践引入
1.前2天我们全班在校门口收集了哪些数据?
出示生收集的数据
小胖、小亚他们也参加了这次调查(出统计表),
师:他们两人又各都制成了统计图,
2.出示小胖的条形统计图
师:把这些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什么?
(条形统计图通常能清晰的表示出各段数量的多少。)
3.出示小亚的折线统计图
出示:
这是一种新的统计图,你们想学习、探究些什么?
生:……
师肯定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讨论。
揭题:折线统计图
[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没有直接选用教材上的一年气温统计表这个内容,而是改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车流量这样一个情境。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对收集数据这个统计能力有了实践机会。]
二、探究新知
出示:
1.月平均气温是多少? 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哪个月?多少呢?
2.小组合作讨论2个问题:
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板书: 变化
陡 大
折线的变化除了表示大幅上升,大幅下降,还有其他情况。
三、拓展应用
1.少儿频道
出示:
(1) 大胆猜测8月的点会在哪里?它的变化趋势应该上升还是下降?为何?
(2)后面的点,变化趋势呢?(手势表示)又为何?
[数学学习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在此处选择用少儿频道播放动画片时间情况作为材料,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统计。并且能够合理的通过折线的升降进行推测。]
2.姚明的身高
(1)姚明的身高情况怎样?小组讨论。
(2)学生手势表示对比少儿频道和姚明身高折线统计图的变化。
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3.选择:根据实际统计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数据制成的统计表,制成了2张统计图。
生猜一猜一般会制成什么统计图?小组讨论
[运用学生收集的材料,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既丰富了学习内容,从而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初步学了折线统计图这个本领,你想进行哪些实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