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人教版必修① 第一章 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
知识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内部圈层?钻井?×地震波?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1、地球的内部圈层纵波(P波)与横波(S波):横波纵波VS质点震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破坏性较强,引起的主要是左右晃动。质点震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破坏性较弱,引起的主要是上下晃动。1、地球的内部圈层纵波(P波)与横波(S波):横波纵波VS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够通过固体传播。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都可以通过固体物质传播。1、地球的内部圈层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深度/km03691215速度/km·s-1地幔外核内核地壳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内部圈层结构Earth crustMantleEarth's core地壳由岩石组成
厚薄不一
平均厚度 17km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有软流层
平均厚度 2900km地核分外核和内核
温度高、压力和密度大
平均厚度 3400km1、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的内部圈层小结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
A ,B 。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 (不连续面)。
(3)在2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什么变化?
A ,B 。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
(4)C面以上
为 ,
C面和D面之间
为 ,D面
以下为 。1、地球的内部圈层横波纵波33莫霍界面完全消失速度突然下降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练习1、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拓展: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上层: 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地壳结构结构特征:1、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拓展:地壳■地壳的厚度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组成地壳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1、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拓展:地壳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_层,B. ________层。
(3)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氧、硅、铝硅铝硅镁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2、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探究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2、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干洁空气水 汽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物质组成2、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表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海洋、河流和湖泊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地球的外部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水圈地球上的水的分类:2、地球的外部圈层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水储量的0.3%,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水圈2、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
圈地表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
物
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小结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1、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形成的。
B、岩石圈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的一个圈层。
C、生物圈就是指地球表层的生物所组成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
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3、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ABC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4、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