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来到大蜀山,周围的每一丝空气、每一丝绿都随着我们的笑声舞动起来,仿佛慢山遍野都洋溢着我们年少的青春气息。我们踏上一条__①__的小道,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一个绿的世界。不知不觉地被这大自然__②__的气氛感染了,我们忘记了嬉戏追逐,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们明chè的心灵和周围的一切融在一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气氛( )嬉戏( )明chè( )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宁静”“幽静”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将画波浪线的两个短句合为一个长句。(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等。③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责任感,有助于涵育家庭美德,娶合推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④新时代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对于推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
5.第②句中标点使用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
6.请在第③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7.第④句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急风暴雨的气息。作者是苏联的作家__________,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的精神、__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古诗默写填空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 ? , ?
(2)《子衿》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5)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他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经学校同意,学生会准备把学校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吸烟”的标志,换成富有人情味和启发性的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这样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组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开始吸烟的年龄与患肺癌的概率
15岁以下 20~24岁 25岁以上
19.68% 10.08% 4.08%
吸烟与疾病的相关率
肺癌 口腔癌 肾癌 膀胱癌 冠心病
85% 50%~70% 30%~40% 30%~40%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客运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吸烟一边咳嗽。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2、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1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2种)?并各举一列。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搜集了相关学习资料,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摘自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材料二】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摘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三】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春天,布谷鸟鸣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催人农忙。南方鹌鹑啼叫“豌豆八角”——告诉你蚕豆成熟。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那是青蛙晚会大合唱。秋阳里,蟋蟀低吟——那是昆虫独自吟。冬天雪原:狼嗷虎啸——为争食向对手发出挑战。
山谷中的林涛吼,田野里树叶飒飒响——前者是雄壮的示威,后者是小家碧玉的私语。至于稻麦、甘蔗拔节生长的声音,专注的科学家兴许能听到。雷声轰鸣——是告诉人类、万物,暴风雨来临了。要是没有大自然的口头语言,自然界将是一片死寂,那将是怎样的可怕?
(摘自周章轼《品味大自然的语言》)
16.你发现材料二、材料三中“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句农谚所描述的情景,对应了材料一中的 节气。
17.请你为材料三拟一个小标题。
18.请你比较表格里的两组句子,具体说说原句比改动句好在哪里。
原句 改动句
①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杏花、桃花开的时候,农民们知道要赶快耕地种谷了。布谷鸟叫了,劳动人民知道该割麦插禾了。
②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都由动物发出。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川菜
①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②川菜发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经历了从春秋至两晋的雏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较大发展,两宋出川传至各地,至清末民初形成菜系四个阶段。其后,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国烹任各派交融,使川菜更加丰富。
③川菜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任原料丰富:既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四川的酒和茶,品种质量优异,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④川菜的发展还依赖于人们的风俗习惯。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贵族豪门良辰嫁娶、待客会友,无不大摆“厨膳”、“野宴”、“猎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的筵宴。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下马宴”等等,因而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任的专门人才,使川菜烹任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⑤川菜的发展不仅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善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它都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撰佳肴带入四川。尤其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
⑥川菜的菜式,主要由高级宴会菜式、普通宴会菜式、大众便餐菜式和家常风味菜式四个部分组成。四类菜式既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渗透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各地各阶层甚至对国外,都有广泛的适应性。高级宴会菜式,烹制复杂,工艺精湛,原料一般较多采用山珍海味,配以时令菜蔬,要求品种丰富,调味清鲜,色味并重,形态夺人,气派壮观。普通宴会菜式,要求就地取材,荤素搭配,汤菜并重,加工精细,经济实惠,朴素大方。大众便餐菜式,以烹制快速、经济实惠为特点,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菜品。家常风味菜式,要求取材方便,操作易行,如回锅肉、盐煎肉、宫保肉丁、干煽牛肉丝、蒜泥白肉、肉末豌豆、过江豆花等菜式,是深受大众喜爱又是食肆餐馆和家庭大都能够烹制的菜肴。除以上四类菜式外,还有四川各地许多著名的传统民间小吃和糕点菜肴,也为川菜浓郁的地方风味增添了内容和光彩。
⑦总之,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川菜的不断发展也使四川饮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选自《四川饮食文化》,略有删改)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20、本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请对第④段的结构进行简要分析。
21、文章中提到民间小吃也为川菜浓郁的地方风味增添了内容和光彩,足见民间小吃的魅力。请你恰当地使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小吃,如燃面、凉糕、豆腐脑等,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贵的“伪证”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22. 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3. 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4. 结合上下文,简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5. 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奶奶说:“要好好吃饭,多运动,才能身体强壮。”妈妈说:“要调整心态,才能积极面对生活。”
爸爸说:“亲近自然,远离网络,会让人身心愉悦。”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挑战,实现理想。请围绕“健康与未来”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年级大会上进行演讲。
要求:
(1)题目自拟;
(2)不少于500字;
(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
1、fēn xī 澈 2、慢山遍野 漫山遍野 3.①幽静 ②宁静 4、忘记了嬉戏追逐的我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5.删去顿号 6.不仅 而且 7.在句末加“意义” 8. (1). 奥斯特洛夫斯基 (2). 朱赫来 (3). 为理想而献身 (4). 钢铁般 9.(1)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2)“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5)径通幽处,万籁此俱寂。10、(1)【示例一】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示例二】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2)【示例】第一组数据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概率就越高。第二组数据表明,吸烟会引起多种癌症,其中患肺癌、口腔癌的概率非常高。 (3)【示例】大爷,您喝点水。我看见您咳嗽得挺厉害的,不要紧吧?我想给您个建议,可以吗?别再吸烟了,吸烟有害健康,而且公共场所是不允许吸烟的,请您熄灭手中的烟,好吗?
11.C
1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
13、不能。这是按照“先主要后次要”的逻辑顺序去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14、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1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任写两种)举例略
16.芒种 17.大自然的口头语言 18.①组中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杏花、桃花和布谷鸟拟人化,生动形象,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这些物候现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②组“多”意为大多数,但不是全部,说明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大多数是由动物发出的,还有不是动物发出的,而“都”表达的是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全是由动物发出的,用“都”是不准确的。用“多”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说明对象是川菜,其特征是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烹调方法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20、本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第一步)总说川菜发展依赖于人们的风俗习惯;接着(第二步)引用史学家的考证,说明贵族到民间的饮食习俗;最后(第三步)总括因其风俗习惯造就了川菜的专门人才及其烹饪技艺的长盛不衰。
21、示例:宜宾燃面,是一种油重无水,一点即燃的面食。有荤燃、素燃之分。配料丰富,有红油、芽菜、臊子、花生碎末、小葱等。味道微辣鲜香,颇受食客喜爱,远近闻名。
22. 多丽丝收到传票;回忆收养安迪的过程;到法庭作证;法院判决证词有效。
23. 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写出了安迪和女人的美丽外表;暗示安迪与中年妇女为母女关系;为下文多丽丝作伪证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4. 动作描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写出了西蒙对多丽丝的证词感到意外而考虑是否采用多丽丝证词的矛盾心理。
25. 不矛盾。“高贵”指多丽丝无私收养安迪,培养安迪,为安迪的前途不惜作“伪证”的品质;“伪证”指多丽丝的证词与事实不符。“高贵”修饰“伪证”突出了多丽丝人性的伟大,灵魂的高贵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