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行星地球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行星地球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28 06:17:28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恒星世界常见的天体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 雾状外表的天体 BACK麒麟星云环状星云Orion Nebula (M42)猎 户 座大 星 云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 天体.火星土星BACK行
星地
球卫星月 球威 斯 特 彗 星哈雷彗星彗星流星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11月16-18日)人造天体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天体有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NEXT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它有很大的质量。在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恒星,全天有六千多颗。借助天文望眼镜,可以看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以上的恒星。
太阳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光到达地球时间为8分多钟。BACK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月亮走,我也走??????地月系1 地月系:地球与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
天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
的天体
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2 太阳系地月系是太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太阳系太阳﹑行星及
其卫星﹑小行
星﹑彗星﹑流
星体和行星际
物质构成太阳系.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
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
太阳系银河系: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4 河外星系:
在银河系以外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仙女座河外星系(M31)
月球地球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它行星等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 的河外星系的统称月球地球太阳系其它行星等判断下列属于天体的是:月球、流星、太阳、云、发射塔上的卫星 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八大行星之一同向性: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共面性:轨道倾角小 轨道面几乎同一平面 近圆性:偏心率大多接近0 公转轨道面接近圆 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一样类地行星:
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巨行星:
距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表面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们的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远日行星:
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都在-200℃以下, 平均密度大体介于前两类之间.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冥王星有无大气还不清楚.都有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光环.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结论: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确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真的普通吗???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 1.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3.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宜,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于形成大气圈.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5.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原始海洋的形成。小结: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存在生命的行星天体太阳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银河系总星系天体系统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卫星﹑星际物质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太阳系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其他行星系地月系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Seven Sisters卯 星 团课件17张PPT。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资料1:根据计算,一年中整个地球可以从 太阳获得1.3?1024卡的热量。而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辐射仅及来自太阳的辐射能的亿分之一;从地球内部传送到地面上的热量,也仅及来自太阳的辐射能的万分之一。
资料2:根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传送的热能,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思考: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一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煤矿太阳能电站太阳辐射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 P9 活动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1. 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
生物量少.
3. 低纬度的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
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同样中
高纬的生物量就相对较小.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人类是否会有害呢????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的半径甚至更远.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发出的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太阳活动定义: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就称为太阳活动.
类型:日珥;黑子;耀斑等.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日
珥黑子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它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点.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耀斑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它是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活动周期也是约11年.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例如: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
起短波通讯15次突然中断,24次全部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产生〝磁爆〞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 出现美丽的极光.[课外思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未来我们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利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教师提示:(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航天、通信、电网、交通、气象等领域。学子积极思考,小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2.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太阳大气层:光球 色球 日冕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为地球提供能量课件16张PPT。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形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复习 地理坐标1.经线和经度2.纬线和纬度3.经纬网
NS☆北极星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中心:地轴2、地球自转方向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自西向东3、地球自转周期为何自转周期不是24小时呢?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结论:恒星日为真周期
太阳日为作息时间4、地球自转速度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中心:太阳2、公转轨道:近似于圆的椭圆3、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4、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 6时9分10秒)5、公转速度:平均角速度每天1°
平均线速度为30Km/s小结:地球自转与公转形式的比较地轴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日除两极外,其他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年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1、北极极昼比南极极昼是长还是短或一样长,为什么?2、完成教材P15-16的活动1、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034′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026′二者之和是900黄赤交角南北极圈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一轴二面三角引起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并决定起范围决定回归线的度数决定五带的范围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的情况怎么样?
如此角度为0度数。2、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冬至课件14张PPT。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钻探机火山喷发物研究声波地震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较 快较 慢固体、液体、气体 固 体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①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②分类和特点332900速度{千米/秒)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固体外壳,大陆厚,海洋薄上部存在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增大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可能是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莫霍界面(17KM)—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2900KM)—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4.岩石圈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范围:物质组成:各类岩石思考:全球地壳最厚和最薄地方分别是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思考、探究: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改进钻探技术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最活跃的圈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