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课件(共25张PPT)——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课件(共25张PPT)——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4 12: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学习目标
通过各种过敏反应的分析,说明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通过对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分析,说明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
分析说明HIV感染人体的机理,阐明如何预防艾滋病。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弱
敌我不分
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功能减退
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对“非己”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机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会损害人体健康。我们听说过的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等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包含哪几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能预防吗?
学习目标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本质上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1.概念:
如: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棉絮等。
2.过敏原:
注: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只是免疫反应,不是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3.过敏原与抗原的关系:
比较内容 抗原 过敏原
性质
来源
感染对象
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
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以是机体自身的成分
一定是外来物质
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人的过敏原可能不同
抗原
过敏原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过敏原
B细胞
浆细胞
某些细胞
刺激
分化
产生
抗体
过敏原
再次刺激
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
血管通透增强、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
全身过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
消化道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鼻炎)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荨麻疹、湿疹)
吸附
4.过敏反应的机理
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血液的某些细胞表面
5.过敏反应的实例
花粉
初次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相同花粉
再次
组织胺等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类。
其中,速发型过敏反应可在接触致敏原几分钟后开始,如青霉素、蜂毒等引起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强烈,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
过敏反应的类型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速发型
迟发型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过敏反应
不同点 激发因素
抗体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相同点 抗原
过敏原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等
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第一次接触到抗原
再次接触到相同过敏原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产生的抗体都来源于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
概念: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己”和“非己”的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这便是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病
关节滑膜
关节软骨
攻击
机体
多种自
身抗体
产生
关节滑膜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炎症
导致
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指关节、腕关节疼痛、红肿、僵直、还可波及踝、膝、肘关节,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面部有蝴蝶样红斑并因日照而加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波及全身。
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5‰
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病
概念: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分类:
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概念
实例
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
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概念
实例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艾滋病(AIDS)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病例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引起AIDS的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机理:
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严重减退或丧失,机体无法抵御病原体的感染,患者通常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RNA
DNA
mRNA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蛋白质
RNA
遗传物质: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艾滋病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在辅助性T细胞中,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互补的 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细胞。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导致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组 装
HIV在辅助性T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HIV
识别、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
进入细胞
逆转录酶发挥作用
互补的DNA(前病毒)
转 录
病毒RNA
翻译
病毒蛋白质
子代病毒
循环往复破坏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在A阶段,HIV的浓度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
讨论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迅速增殖,由于此时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因此其数量快速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在B阶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辅助性T细胞浓度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在D阶段,临床出现艾滋病症状,最终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这表明患者丧失了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
讨论
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表明丧失了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功能;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表明丧失了免疫监视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艾滋病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①性接触。HIV可通过性交在男女之间、同性恋者之间传播
②血液传播。HIV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或共用注射器针头而传播。
③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
①注意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②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
③远离毒品。
④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宫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乏病
艾滋病
课堂小结
随堂小测
1.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性哮喘是由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B.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后,可直接引起哮喘的症状
C.许多过敏反应会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D.抗原呈递细胞不参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答案:C
解析:过敏性哮喘是由于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导致的疾病,A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可引起哮喘的症状;可见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后,不引起哮喘的症状,B错误;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体液免疫,抗原呈递细胞参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D错误。
随堂小测
2.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免疫缺陷病是机体感染病毒所致
C.HIV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细胞
D.人体内存在能特异性识别HIV的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的。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过敏反应不是免疫缺陷病,A错误;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并非都是机体感染病毒所致,B错误;HIV是逆转录病毒,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等组成。HIV侵染宿主细胞时,整个病毒颗粒(包括RNA和部分蛋白质等)都会进入细胞,C错误;当HIV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所以人体存在能特异性识别HIV的淋巴细胞,D正确。
随堂小测
3.如图表示HIV侵入人体后,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B.一年后机体对HIV的清除速度,低于其增殖的速度
C.艾滋病人因为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也可由母亲遗传给子女
答案:D
解析:HIV能侵染辅助性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有特异性,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与该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A正确;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故一年后机体对HIV的清除速度,远低于其增殖的速度,B正确;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艾滋病人因为免疫监视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C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不是遗传病不能遗传,D错误。
感谢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