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1 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 教学课+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1 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 教学课+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 2025-07-02 16:03:3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聚焦 “人民选出的代表”,是《人大代表为人民》主题的开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社区选举区人大代表公告场景切入,通过六年级学生刘力的疑问,引发学生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好奇与思考,如 “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 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随后,教材系统介绍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两种选举方式,详细说明了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并通过图示、资料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选举流程。同时,教材强调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民主权利,引导学生重视选举,理解选举资格的相关规定,为后续学习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作用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社会政治生活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人大代表选举这类较为抽象的政治概念,缺乏深入且系统的认识。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听说过人大代表选举,但对选举的具体流程、选举资格、选举方式等内容知之甚少,也难以将选举与自身权利、国家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过,此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逐步构建对人大代表选举的正确认知。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认识到人民通过选举行使民主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来源。体会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优越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选举是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尊重选举制度、珍惜民主权利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的职责,激发学生诚实守信、关心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公民道德素养的体现,将对选举制度的认知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选举法相关规定,明确选举资格、选举方式和选举流程的法律依据,了解选举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解读,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选举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法律权威的尊重,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依法选举是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健全人格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选举活动和政治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通过参与模拟选举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塑造自信、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选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在选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关注选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
理解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机制,掌握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及适用范围。 明确选举资格的相关规定,认识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懂得珍惜民主权利。 了解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环节。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区别,将抽象的选举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选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的责任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大代表选举流程的动画演示,生动展示选民登记、投票选举等环节;收集真实的选举现场视频片段,包括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投票站场景等;制作选举资格和选举方式对比的 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准备选举法相关条文解读的动画视频。 实物教具:准备真实的选民证、选票样本;打印人大代表选举流程图、选举资格规定海报;准备模拟选举所需的道具,如投票箱、候选人姓名牌等。 学生准备:提前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选举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社区选举区人大代表的公告图片,提问学生 “同学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和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交流分享,随后播放一段简短的选举现场视频,引出本节课 “人民选出的代表” 的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初步讨论,观看视频后,对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浓厚兴趣。 设计意图:以贴近生活的公告图片和生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好奇心,从实际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人大代表选举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人民选出的代表 选举方式与流程 教师活动:播放人大代表选举流程的动画演示,详细讲解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概念、区别及适用范围,结合教材图示和资料,说明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流程,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投票选举等环节,以及全国、省级等人大代表间接选举的过程。组织学生开展 “选举流程大闯关” 活动,设置多个关于选举流程的问题,如 “选举的第一步是什么?”“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意义是什么?” 等,让学生分组抢答,对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奖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演示,学习选举知识,积极参与 “选举流程大闯关” 活动,认真思考并抢答问题,如回答 “选举的第一步是选民登记” 等,在活动中加深对选举流程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和闯关活动,将抽象的选举知识直观化、趣味化,让学生清晰掌握选举方式和流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举资格 教师活动:展示选举资格规定的海报,播放选举法相关条文解读的动画视频,详细讲解选举资格的条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组织学生开展 “选举资格小法官” 活动,展示不同人物的情景图片(如退休老人、小学生、刚满 18 周岁的人等),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具有选举资格,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判断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活动:观看海报和动画视频,学习选举资格知识,积极参与 “选举资格小法官” 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物情景,如指出小学生不具有选举资格是因为未满 18 周岁等,分享自己的判断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海报展示、动画讲解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选举资格的规定,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对法律规定的尊重。 选举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播放真实的选举现场视频片段,邀请学生分享观看感受,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爷爷认为选票的分量不轻?选举对我们国家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组织学生开展 “我与选举” 分享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选举的认识和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民主权利,我们应珍惜和重视选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会,思考选举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认识到选举能选出为人民服务的代表,影响国家发展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和分享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选举的庄重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选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县级人大代表由( )产生。 A. 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 上级任命 答案:A (2)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需年满( )周岁。 A. 16 B. 18 C. 20 答案:B (3)全国人大代表由( )产生。 A. 全体选民直接选举 B. 省级人大代表选举 C. 县级人大代表选举 答案:B 判断题 (1)小学生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3)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参加选举。(×)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知道了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了解了选举资格和选举流程,也明白了选举对我们国家和生活的重要性。每一张选票都代表着我们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以后能重视选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板书设计
人民选出的代表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选举资格:年满 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流程: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 选举意义:民主权利,参与政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画演示、视频展示、活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人大代表选举知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在区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适用范围,以及理解选举资格条件的细节时仍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分析,开展模拟选举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选举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民主法治素养。 这份教案围绕人大代表选举知识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理解重点内容。若你对教案的活动形式、案例选取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第 1 课时 人民选出的代表
学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和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它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象征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大家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政治意义。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你知道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吗?
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国家机关的产生
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
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
我和奶奶过两天会去领选民证并在投票日填写选票,你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爸爸的同事李叔叔就是
区人大代表,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的话,我帮你联系一下,可以采访他。
如果你去采访人大代表,你会提哪些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关于选举人大代表
的内容?
如果我去采访人大代表,我会提问:“您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确保代表意见真实反映选民需求?”我们还可以通过政府官网、新闻报道及社区公告等途径了解关于选举人大代表的内容。
李叔叔,您是如何成为
人大代表的?
在爸爸的帮助下,刘力和同学一起去采访区人大代表李叔叔。李叔叔介绍了自己当选的过程,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图,建议他们看看选举法里是怎么规定的。
你读懂这张图了吗?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一说你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是怎么选举产生的。
我当然读懂了这张图!结合资料,我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是通过严格的选举程序产生的。首先,选民进行登记,然后参与初选投票选出候选人,最终在正式选举中,选民再次投票,选出真正代表民意的人大代表。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确保了选举的公正性。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乡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
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
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被认真对待和珍视。
每次换届选举我们都会积极参加。这张选票分量可不轻,我们要认真选出值得信任的人大代表啊!
为什么爷爷认为这张选票的分量不轻呢?
爷爷认为这张选票的分量不轻,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选择与意愿,更是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在爷爷心中,这张小小的选票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是民主与自由的珍贵体现。
1
3
2
4
选举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县级人大代表由( )产生。
A. 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 上级任命
答案:A
(2)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需年满( )周岁。
A. 16
B. 18
C. 20
答案:B
(3)全国人大代表由( )产生。
A. 全体选民直接选举
B. 省级人大代表选举
C. 县级人大代表选举
答案: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小学生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3)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参加选举。(×)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的。知道了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了解了选举资格和选举流程,也明白了选举对我们国家和生活的重要性。每一张选票都代表着我们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以后能重视选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板书设计
6 人民选出的代表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选举资格:年满 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流程: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
选举意义:民主权利,参与政治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