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第02讲《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基本知识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整本书阅读】第02讲《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基本知识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7: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星火”可以“燎原”, “红星”永耀中国
第02讲一《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基本知识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世界著名的记者。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
【创作背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题目解读】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我来闯关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中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埃德加 斯诺是英国作家。
B.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就是斯诺拍摄的苏区生活照片之一。
C.斯诺采访了很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
D.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2.雷州市期末)同学们阅读了埃德加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告: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 。
【答案】
1.A
[解析]A.埃德加 斯诺是关国作家,故本项中的“埃德加 斯诺是英国作家”表述错误。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艺术特色】
高度的真实性,深刻的洞察力。斯诺对采访的根据地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核实,有真实的人名和大量
的照片、事例、数据。如参观陕西苏维埃的“工业中心”,对工人们生活进行“考察”,写出工人中党员
的百分比非常高,生活非常自由。
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真实可感。大量采用白描、细节描写、对话等灵活的表现方法,笔触细腻地描写了传奇式人物,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立体。
如“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食性。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嗜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
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曾听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从生活细节上描写毛泽东,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以小见大,剪栽巧妙。善用特写,精巧设计人物故事。如“任何士兵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诉说”刻画
出朱德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优秀品质。
【主要内容速递】
第一章:探寻红色的中国
为了解答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斯诺来到了西安,并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
进入红区。
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斯诺在安塞见到了周恩来,并在路上听到了贺龙的传奇故事,还听说了红军战士因被剥削和压迫而都
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在保安
斯诺见到并采访了毛泽东,还参观了红军大学、红军剧社等,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讲述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转变以及他成长为红军领袖的过程.
第五章:长征
介绍红军长征的起因、路线及艰难历程。
第六章、西北的红星
简述刘志丹的早期经历,了解苏维埃的经济政策,见到了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
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
听到了红区农民对红军的高度评价,参观陕西苏维埃的“工业中心".
第八章:在红军中(上)
见到了司令员彭德怀,了解了红军战士的日常生活。
第九章:在红军中(下)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讲述了“红小鬼”的一些事迹,了解了朱德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成熟过程。
第十一章:回到保安去
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之下的保安地区及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十二章:回到白色区域
讲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分析了中国革命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困难。
毛泽东
周恩来:《造反者》
朱德
彭德怀
徐海东:《红色窑工徐海东》
身份:红色窑工,贫农出身,湖北省第一支“工农队伍”的缔造者
外貌:掉了两颗门牙,有顽皮的孩子相
主要经历: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在学校读书时被富家儿、地主、老师围打所以脱离学校→在窑厂做学徒一脱离家庭,做了数年窑工一投入军队,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排长→1927年组织窑厂工人和农民建立湖北工农军
相关情节及形象:
1.十一岁就当学徒,当过十几年窑工。后来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在学生的影响下,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为供共产党员。(吃苦耐劳、能接受新事物)
2.在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作时,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队伍。(头脑冷静、敏锐)
贺龙:《贺龙二三事》
身份:有“一柄刀闹革命”的传奇经历
外貌:身材魁梧奇伟,十分强悍
生活画像:脾气暴躁但谦虚,口才好,喜欢马
主要经历:1896年出生在湖南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贺龙承袭了父亲的威势,年轻时声名盖遍湖南省一被收编为省军,靠征收烟税为生一加入国民党一效忠于汪精卫
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一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建立湖南的苏区,武装第一支农民军队
相关情节及形象:
1.在一次酒宴上,有个客人想试一下贺龙是否真如他的父亲所说的那么勇敢,就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贺龙却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勇敢无畏)
2.据说他靠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有勇有谋、军事才能卓越)
3.加入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信念坚定、谦虛)
红小鬼:(5年13考)
坚韧勇敢:虽然年龄小,但是有许多人都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还有许多人是在向山西远征期间加入了红军。
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他们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有没有通行证把没有通行证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唉去审问,即便是彭德怀也不能例外。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
乐观积极:尽管他们整天行军非常疲惫,但是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他们都会愉快地回答“好呀。
“情节把握”考点主要考查长征路线、重要战役等关键情节的具体内容、发展脉络及历史意义。要求学生准确简洁概括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分析关键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体现主题思想的作用。梳理关键情节,呈现人物完整人生轨迹。
★我来闯关
1.在“阅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环节,学校为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阅读红色经典的兴趣,准备通过张贴读书海报大力宣传。请你围绕《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对同学们的学习或生活的指导意义来写推荐语。(推荐语在80字以内)
2.某班共读《红星照耀中国》。小红要分享她阅读“领袖毛泽东从13岁离开小
学,到2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这一段成长历程”的感悟。她想分几个板块来分享。请你帮她
梳理,确立两个板块的名称,并为每一个板块写出一个体现毛泽东奋斗精神的事实。
(1)板块一:名称 ,事实
(2)板块二:名称 ,事实
3.文学社的同学们走进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浩然正气垂青史"几个大字就映人大家眼帘。参观之后,文学社的同学们打算将《红星照耀中国》搬上舞台,走近红色人物,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力量。
(1)文学社向全校公开招聘演员,请问下面的同学分别适合扮演哪个人物
①小中面容瘦削,个子高大,背微驼,头发浓密。
②小星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③小国面目英俊,眼睛又大又深,中等身材。
答:
(2)以上三位同学参与试镜时,“蜗牛文学社”要求演员结合所演人物的经历(童年生活、求学经历、革命经历等)谈谈对所扮演角色的认识。请你仿照示例,从以上三个人物中任选其一进行简要概述。
示:彭德怀在长征中,大部分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的问题。这体现了彭德怀平易近人、尊重孩子的品质。
答:
【答案】1.(示例)长征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的使命感和他们的远见卓识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段历史激励着我们要刻苦学习,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1)(示例)思想改变 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之后,毛泽东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示例)投身政治 主笔《湘江评论》
3.(1)①毛泽东②朱德③周恩来
(2)(示例)为了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周恩来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甚至没有盐吃;广州公社失败后,周恩来转人地下活动;一直到 1931年,他终于“闯破封锁”,到达江西和福建的苏区。这体现了周恩来吃苦耐劳、不届不挠的品质。
勇于追求:
《红星照耀中国》: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政治局势,毛泽东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民族解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始终坚定革命斗争意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
《朝花夕拾》:鲁迅通过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在对封建礼教、旧式教育的批判中,追求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觉醒与社会的革新。
《简 爱》:简 爱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坚决离开,体现出她对自尊、自强、独立的追求。
智者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彭德怀善于总结作战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术取得胜利。
《西游记》:孙悟空多次凭借自己的机智灵活,化解取经途中的危机。如他凭借火眼金睛,一眼看穿白骨精的伪装,坚决地打死白骨精,保护唐僧的安全。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知识渊博、技术能力强,面对危险能沉着应对、巧妙化解。设计制造了“诺第留斯号”,带领船员在海底进行探险。
反抗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公开反抗性情暴躁的父亲,当父亲当众责备他时,他直接反驳,并离开了家。
《西游记)》面对天庭的不公平待遇孙悟空奋起反抗,大闹天宫。
《水浒传》:陈太尉奉命来梁山招安,萧让宣读完诏书后,李逵从梁上跳下,一把撕碎诏书,揪打陈太尉。
书名含义:
《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色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
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朝花夕拾》: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喻指鲁迅晚年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书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
《骆驼祥子》: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称号,它吃苦耐劳、沉默不语、隐忍前行。书名将“祥子”与“骆驼”并列,
指祥子像骆驼一般坚韧沉默、任劳任怨
《红岩》:“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是非常坚硬的物质,书名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坚硬、不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保尔正是这样一位在考验与斗争中铸造而成的钢铁英雄
★我来闯关
1.(多部名著勾连探究)冰心曾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请结合名著中的情节,补全下列表格内容,感受不同人物的爱国心。
《红星照耀中国》 《红岩》 《艾青诗选》
一颗颗炽热的爱国心让无数人走上了革命道路。(1) 被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们不惧酷刑,因为爱国心,他们意志坚强。(2) 艾青的诗歌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
【答案】
(1)通过描写紅年过草地时的环境恶劣,侧面突出红军英勇、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
(2)示例:语段中的红军在穿越大草地时,勇往直前,面对诸多困难,永不言弃。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有这种精神,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放弃,要坚信终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言之有理即可)

名招文

导览招文
物要
人招文

档炸连览招文

名招文

勾炸连览招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