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 《新闻采访》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 《新闻采访》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3 18: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任务二
新闻采访
1.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重点)
2.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难点)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事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能力。(素养)
学习目标
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
新闻采访
知识备查
1.总结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整体感知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
报道的题材最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可以结合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三”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小组采访方案,明确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精读细研
2.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精读细研
3.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精读细研
4.总结采访心得。
把自采访记录整理作文,总结采访中感悟到的心得。
精读细研
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1.明确报道的目的。
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
2.搜集好了资料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使我们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
精读细研
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1.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交流,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过低,在采访中不加入自己对于采访对象的主观臆断。
2.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是尊重自愿、不强制的。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首先在采访者本身,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3.采访是“交谈”,是真情对话,而不仅仅是“提问”。
精读细研
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1.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连续问问题,被采访者会反应不过来。
2.提问要短,不要长。
3.提问要多问“为什么”,多追问。
精读细研
采访时间:2020年2月11日
采访对象:妈妈
采访实录:
问:妈妈,您小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答: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玩跳绳、踢毽子、抽陀螺之类的游戏。
问:这些游戏的玩法跟我们现在的玩法一样吗
答: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拓展探究
范文
采访时间:2020年2月11日
采访对象:妈妈
采访实录:
问:妈妈,您小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答: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玩跳绳、踢毽子、抽陀螺之类的游戏。
问:这些游戏的玩法跟我们现在的玩法一样吗
答: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范文
采访心得: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了父母以前的生活是多么艰辛,而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
课下作业
你身边有平凡而默默奉献的人吗?请你为他(她)做一次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1.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重点)
2.掌握消息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难点)
3.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素养)
学习目标
1.必做任务
写一则消息。根据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二”中搜集的新闻素材,参考“技巧点拨”,写一则消息。
整体感知
新闻特写 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人物通讯 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事件通讯 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背景资料 调查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新闻花絮 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2.自选任务:任选下面表格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首先,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1.关于消息的写作
精读细研
其次,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1)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2)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通过对比、说明和阐释,使报道更加具体和深入。背景一般暗含在主体中,也可放在导语和结尾部分。
(4)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有时候对全篇做小结,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时候写出发展趋势,引起读者注意。
(5)附加部分——电头,指放在导语前面的,或是用括号的形式介绍发稿通讯社、发稿时间及发稿记者等情况的文字。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再次,要写好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2.其他新闻体裁的写作
新闻特写:一篇新闻特写往往精选一两个典型故事,用十分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辅以设置悬念、制造矛盾冲突和抖包袱等故事表现手法,在增加报道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深化或衬托新闻主题,并强化新闻传播效果。
人物通讯:选择人物时的注意事项:
(1)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2)能构成新闻,有较突出的事迹;
(3)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4)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现人物时的注意事项:
表现人物性格的奇异点;
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特点;
借他人之口刻画人物形象;
借景写人。
事件通讯:写作时,
一要以时间为中心,有较强的情节性;
二要写好事件的高潮;
三要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四要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可以在新闻的导语中介绍,可以分几处穿插在其他材料之中,也可以在背景资料中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索,吸引读者仔细阅读内容。通过古与今、美与丑、善与恶、优与劣、上与下、左与右、纵与横的对比,将背景材料巧妙地融合在新闻事实中,形成强烈的反差,更鲜明地表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
新闻花絮:花絮在报道人物时常常是从侧面入手,选取一些零碎的非正式的内容,而且趣味性较强,如新闻人物在非正式场合的言谈举止。写花絮时,要做到以短见长,内容新颖,现场感强,语言活泼。
要求:突出重点,规范语言,图文配合,美化版面。
3.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
唱响激情颂歌,传承五四精神
——明城中学举行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杨鑫悦
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走正确的成长道路,5月4日下午,在明城中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在学校操场联合举办了以“唱响激情颂歌,传承五四精神”为主题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开头为导语,交代时间(5月4日下午)、地点(学校操场)、人物(全校师生)、事件(学校团委组织举办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范文
活动伊始,学校德育副校长赵老师为全体学生做了题为《发扬五四传统,做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的报告。随后,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开始,60名在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在鲜艳的团旗下庄严宣誓。优秀团干部代表全体老团员向新团员表示热烈欢迎,新团员代表代表全体新团员在团旗下表决心,之后,学校团委书记对新老团员提出了要求。
接着,五四运动纪念活动文艺会演正式开始。各班经过预选的21个节目依次精彩亮相,包含了合唱、独唱、舞蹈、小品、相声、乐器演奏等多
中间两个段落是消息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活动的过程。
种形式。这些节目以表现校园生活为主,富有时代气息,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学生爱班级、爱校园、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其中,八(1)班的小品《新打工记》诙谐幽默,赢得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八(6)班的舞蹈《不亦乐乎》取材于春节联欢晚会,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把会演活动推向高潮。最后,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评选,八(6)班的舞蹈《不亦乐乎》获得特等奖,七(5)班的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八(4)班的舞蹈《向快乐出发》获一等奖,另有三个节目获二等奖,四个节目获优秀奖。
这次五四运动纪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五四精神,增强了学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结尾阐释了这次纪念活动的深远意义。
这是一则成功的校园消息,消息的要素齐全。消息的标题很能鼓舞读者,副标题让读者对消息的内容一目了然;正文开头介绍了学校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给读者留下完整的印象;行文中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活动的流程;结尾阐释了这次纪念活动的深远意义。
点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