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新闻相关知识。(重点)2.理解新闻结构及要素构成,深入分析文本内容。(难点)3.品味语言,理解消息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重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同学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曾是我们的梦想。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神话。在遥远的外太空,勇敢智慧的中国人登上了自己的空间站,再一次向世界发出了来自东方中国的声音!这节课咱们一起了解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的情况。
1.交流背景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为此人民日报社派出三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奔赴一线采访。
2.知识链接
空间站
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能够满足人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3.积累字词
(1)读读写写
轨(guǐ)道 jié(节)点 设置(zhì) 核(hé)心
获xī(悉) jiāo(交)会 zhù(驻)留 关键(jiàn )
(2)解释词语
①获悉:得到消息知道(某事)。
②交会:会合;相交。
③节点:结构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④驻留:停留。
⑤关键: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探究一】阅读新闻,把握内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则新闻报道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重大事件。
2.这则新闻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明确:这则新闻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自豪感和对航天人的敬佩之情。
3.请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后续,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明确:标题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如正题“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引题“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导语: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主体:详细报道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过程和意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背景:为新闻提供了背景信息。航天领域要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后续:概述后续工作。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在轨驻留。
4.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 正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些 由此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由引题和正题构成,引题与正题配合。
首次:说明中国人在征服太空中又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巨大成就。
自己的:说明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探究二】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1.新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明确:新闻的语言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简洁性、客观性等特点。
2.请从这则新闻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并进行分析。
明确:
(1)权威性:如“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交代信息来源,体现了消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准确性。
(2)准确性:如“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的“首次”准确地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性意义。
(3)简洁性:如“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成分。
(4)客观性:新闻中对事件的描述客观公正,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但也要注意,新闻中也会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如自豪、敬佩等,这些是通过用词、句式等间接表达的。
3.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则新闻的主题是报道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重大事件,展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这则新闻想要传达怎样的航天精神。
明确:作者通过这则新闻传达了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1.展示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其他重大成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国家和个人有哪些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则新闻,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学习航天人的精神,勇于探索,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人
首次进
入自己
的空间
站兴奋
自豪
对于新闻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通过对中国航天事业成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