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 特异性免疫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2节 特异性免疫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7:24:46

文档简介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1课时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涉及识别
B.人体细胞膜表面有分子标签供免疫细胞识别
C.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具有差异性
D.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在化学成分上属于蛋白质
题组二 体液免疫的过程
2.根据B细胞和浆细胞电镜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B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
B.甲形成乙时遗传物质和膜蛋白发生了变化
C.乙为浆细胞,可能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的抗体一般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
D.乙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但不能识别抗原
3.(易错题)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在与病原体接触及辅助性Т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即可分裂分化
B.①②⑤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C.a、b、e都是抗原呈递细胞
D.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通过④⑤过程,机体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
4.如图表示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情况下,机体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抗体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D两点对应的时刻分别是初次和再次感染的时间
B.BC段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CD段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并产生大量抗体
D.可从康复者血清中提取抗体用于临床病人,助其恢复
5.母亲的亲吻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温馨、最隆重的欢迎礼。事实上,当母亲亲吻婴儿时,就会对婴儿脸部的病原体进行“取样”,这些病原体正是婴儿即将摄入的。母亲的免疫器官接纳了这些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就会被刺激,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进入母亲的乳汁,而这些抗体恰好是婴儿所需要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母亲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B.抗体作为信息分子,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D.抗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不能通过外分泌液进入外界环境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1课时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基础过关练
1.A 2.B 3.D 4.D 5.A
1.A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属于特异性识别,但对病原体和人体细胞进行了区别,同样需要进行识别,A错误。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B、C、D正确。
2.B 浆细胞可以产生和分泌抗体,所以浆细胞的内质网较发达,由此可知乙为浆细胞;甲为B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B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时,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浆细胞可由B细胞、记忆B细胞分化形成;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C正确。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因此,浆细胞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正确。
3.D a(辅助性T细胞),b(B细胞),c(记忆B细胞),d(浆细胞),e(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与B细胞结合,A错误。①为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的过程,②为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①②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⑤为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B错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而辅助性T细胞不是抗原呈递细胞,C错误。④⑤过程为二次免疫过程,机体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D正确。
4.D 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二次免疫中的浆细胞来源有B细胞和记忆B细胞。曲线中A、C两点抗体浓度相对较低,之后抗体浓度都开始增大,说明初次和再次感染的时间应该分别对应A、C两点对应的时刻,A错误。AB段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CD段为二次免疫反应阶段,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C错误。康复者血清中含有针对相关病原体的抗体,提取后输给临床病人,有助于病人恢复,D正确。
5.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母亲亲吻婴儿,摄入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被刺激,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对于母亲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A正确;抗体作用于抗原,没有传递信息,不是信息分子,B错误;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抗体,能迅速提高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力,但抗体不能维持较长时间,C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D错误。
1第2课时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细胞免疫的过程
1.如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B.②过程中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C.X细胞吞噬抗原后,会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2.下面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能在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C.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D.人体初次接触抗原不能产生记忆细胞
题组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3.如图所示为免疫过程中出现的几种细胞,请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为巨噬细胞,将病原体结合在细胞表面形成特殊结构
B.细胞②为浆细胞,既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又能够产生抗体
C.细胞③为靶细胞,靶细胞裂解不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④为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4.(易错题)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如图为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和Z细胞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均会迅速增殖分化
B.B能增殖并分泌多种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
C.病毒再次感染人体时Y细胞可快速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D.E能诱导F裂解,并清除其中的流感病毒
5.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F为B细胞
B.图中a为细胞因子,c为抗体,每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细胞C、细胞D、细胞E、细胞F和细胞H
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②过程被激活,细胞C裂解被感染的细胞就能消灭病毒
6.(教材习题改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人体的主要免疫调节方式,机体通过两种免疫调节方式清除外来病原体,图中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的机体离不开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免疫防御外,还有           。
(2)图中对抗原没有识别能力的免疫细胞是   (填字母)。B、G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
(3)当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抗该病毒,图中细胞A被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个信号为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为                  。
(4)科学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对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的原因是      
                            。
7.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中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图2中F为物质,A~E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PV表面的蛋白质在免疫学上被称作    。图1所示过程称为    免疫,甲是    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                 。
(2)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    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图中能通过分化形成D的细胞有    (填字母)。细胞C的活化需要
    的刺激,还需要    的作用。
(3)综合上述过程,当HPV入侵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的作用表现在        、          两个方面。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免疫调节
1.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如图为Treg细胞的抑制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eg细胞表面的CD39和CD73可水解ATP
B.Treg细胞分泌的TGF-β/L-10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
C.Treg细胞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D.T细胞表面存在ADP受体
2.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以号召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这场对抗外敌的战争,但也同时会引起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都开始渗血,进而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都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
B.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渗血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降低
C.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细胞因子,号召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属于正反馈调节
D.细胞因子的释放是一种免疫异常现象,需要用药物来抑制
3.图1和图2表示针对某种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该病毒后先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后启动特异性免疫
B.重度感染人群中非特异性免疫强度较高,产生的抗体较多
C.重度感染人群启动特异性免疫所需时间较长
D.推测重度感染患者最终主要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清除体内的该病毒
4.补体系统包括30多种蛋白,被激活后可以调理吞噬、溶解细胞、调节免疫应答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体积小,难以被吞噬细胞捕获,但其可激活补体,从而黏附于红细胞,最终到达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红细胞在此过程中具有运送免疫复合物的功能
C.红细胞表面的CR1可以与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一种巨噬细胞能识别多种免疫复合物
5.为研究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分化进而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将三组细胞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离心,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项目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A.本实验中B组为对照组,A组、C组为实验组
B.该实验所选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抗原的刺激
C.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细胞
D.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
〗6.(多选题)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效促进TNF-α基因的表达,能增强小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TNF-α基因表达产物不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
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于T细胞会影响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
D.抗原再次入侵时刺激记忆细胞,并由记忆细胞直接发挥免疫效应
7.(不定项)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中Ⅰ~Ⅳ组小鼠均感染细菌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组获取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细菌X
B.Ⅰ~Ⅳ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X会引起小鼠的细胞免疫
C.B组小鼠分离出的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特异性针对细菌X
D.注射细菌X引起体液免疫生成的抗体能有效抑制细菌X的增殖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2课时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基础过关练
1.A 2.D 3.D 4.A 5.D
1.A 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A错误;②过程中记忆T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二次免疫过程,记忆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B正确;X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其吞噬抗原后,经过处理、加工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然后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正确;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此时记忆T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反应,D正确。
2.D 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特定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A正确;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增强了免疫反应,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清除癌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属于免疫监视功能,C正确;初次接触抗原能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D错误。
特别提醒 
  (1)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2)辅助性T细胞经过抗原刺激也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分泌细胞因子。
3.D 细胞①为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将病原体摄取和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不是直接将病原体结合在细胞表面,A错误;细胞②为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但是能够产生抗体,B错误;细胞③为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对机体有积极意义,C错误;细胞④为细胞毒性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死亡,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形成,D正确。
4.A 分析题图得到下表:
参与体 液免疫 D(辅助性T细胞),G(抗原呈递细胞) C(抗体),B(浆细胞),A(B细胞),Y细胞(记忆B细胞)
参与细 胞免疫 F(靶细胞),E(细胞毒性T细胞),Z细胞(记忆T细胞),X(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A正确。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通常情况下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B错误。病毒再次感染人体时,记忆B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C错误。必备知识: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以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可被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掉。可见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可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并未直接清除其中的流感病毒,D错误。
5.D c(抗体),G(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H(记忆B细胞),F(B细胞),E(辅助性T细胞),a、b(细胞因子),B、C(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T细胞),A(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②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病毒寄生在细胞内,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毒暴露后再与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其他的免疫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6.答案 (1)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D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3)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4)T细胞(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解析 (1)(2)A为B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D为浆细胞(无法识别抗原),E为记忆B细胞,F为记忆T细胞,C、G为细胞毒性T细胞。(3)B细胞被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个信号是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4)T细胞(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
7.答案 (1)抗原 细胞 细胞毒性T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2)体液 C、E 两个信号 细胞因子
(3)与HPV结合,抑制其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靶细胞裂解后,暴露出的HPV被抗体结合
解析 (1)HPV表面的蛋白质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图1中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2)结合图2和体液免疫过程分析:抗原经过A(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呈递给B(辅助性T细胞),抗原还可以直接刺激C(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合成分泌F(抗体),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图中能分化产生浆细胞的是C(B细胞)和E(记忆B细胞)。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也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3)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病毒入侵机体后,抗体可以与病原体(HPV)结合,抑制其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同时细胞免疫导致靶细胞裂解后,暴露出的HPV被抗体结合,进而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能力提升练
1.D 2.C 3.D 4.C 5.A 6.ABD 7.BC
1.D 题图中显示Treg细胞表面的CD39和CD73可使ATP水解为3Pi和腺苷,腺苷与T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A正确,D错误;Treg细胞分泌的TGF-β/L-10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而T细胞(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reg细胞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B、C正确。
2.C 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渗血到组织液,会导致组织液成分增多,渗透压升高,B错误;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细胞因子,属于正反馈调节,进而会引起细胞因子风暴,C正确;细胞因子的释放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不需要用药物来抑制,但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需要用药物来抑制,D错误。
3.D 
重度感染患者最终主要通过特异性免疫清除体内该病毒,该病毒与抗体结合,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4.C 免疫复合物即抗原—抗体复合物,其中的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A正确;图中信息显示红细胞能够识别并转运免疫复合物,B正确;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体积小,难以被吞噬细胞捕获,但其可激活补体,从而黏附于红细胞,结合题图可知,红细胞表面的CR1与补体特异性结合,C错误;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一种巨噬细胞能识别多种免疫复合物,D正确。
5.A 由表可知,C组没有添加辅助性T细胞,为对照组,A组和B组为实验组,A错误。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需要抗原、细胞因子和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共同刺激,由题图可知B组可检测到抗体,所以实验所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抗原的刺激,B正确。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A组没有抗体产生,可知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D正确。
6.ABD 题述实验检测的是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数量,据该实验不能判断促进TNF-α基因的表达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A错误。由题图可知,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NF-α基因敲除后,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减少,记忆T细胞的数量增加,即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使得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增多,记忆T细胞数量减少;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于T细胞会影响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B错误,C正确。记忆细胞不能直接发挥免疫效应,需要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或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后发挥作用,D错误。
7.BC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不能识别细菌X,A错误。
分析B选项 分析D选项
图1 信息 Ⅰ组小鼠注射的是感染过细菌X的小鼠中分离出的细胞毒性T细胞 Ⅱ组小鼠注射的是感染过细菌X的小鼠中分离出的血清,血清中含有针对细菌X的抗体
图2 信息 与Ⅱ~Ⅳ组相比,Ⅰ组小鼠脾脏中X活菌数量最少 Ⅱ组小鼠脾脏中X活菌的数量仍然较高
结论 细菌X会引起小鼠的细胞免疫,B正确 注射细菌X引起体液免疫生成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X的增殖,D错误
B组小鼠注射的是生理盐水,分离出的细胞毒性T细胞不是细菌X刺激产生的,不能特异性针对细菌X,C正确。
1(共18张PPT)
1.身份标签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2.结构基础: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己方”(人体细胞)和“敌方”(病原体)。
1.体液免疫——主要靠抗体“作战”
知识点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B细胞进行分裂、分化需要的条件
细胞 来源 特点 主要功能
树突状细胞 造血干 细胞 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吞噬、呈递抗原
巨噬细胞 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
B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 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 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B细胞、记忆B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 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
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 合成并分泌抗体
(2)体液免疫涉及的细胞
特别提醒
(1)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但不能识别抗原。
(2)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
抗体。
(3)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又参与特异性免疫(如巨噬细胞参与病原体
的吞噬)。
(3)二次免疫:记忆B细胞可以长时间保持对相应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B
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①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和物质:记忆B细胞和抗体。
②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较
初次免疫 二次免疫
浆细胞的来源 B细胞 B细胞和记忆B细胞(主要)
区别 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烈,产生抗体的
数量更多 联系 二次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初次免疫反应依然发生 2.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1)细胞毒性T细胞
(2)二次免疫:记忆T细胞保留对相关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可立即分化
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特别提醒 细胞免疫不能彻底清除胞内病原体
  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可被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
细胞吞噬、消灭。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①体液免疫中:参与B细胞的活化。
②细胞免疫中: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2)病原体的消灭
①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消灭。
②侵入细胞的病原体: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由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如病
毒、胞内寄生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
知识点 3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建立调节网络

知识辨析
1.病毒、细菌及人体细胞的身份标签是不同的,是否正确
正确。人体免疫细胞依赖不同的身份标签识别自身细胞和病原体。
2.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抗体,是否正确
不正确。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但不能识别抗原,不能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是否正确
不正确。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是否正确
不正确。在二次免疫时,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也可来自记忆B细胞。
5.B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后,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并分泌抗体,是否正确
不正确。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B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
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提示
提示
提示
提示
提示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综合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等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的抗体与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
关系 ①对于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病原体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清除; ③若胸腺被破坏(或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受到影响; ④两种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特别提醒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典例 如图所示为人体对H1N1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①~⑧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b代
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为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就能活化并开始分裂
分化
B.图中细胞①~⑧均能识别抗原
C.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
殖分化
D.⑦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各种流感病毒感染的靶
细胞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