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分析(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分析(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7: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分析
1.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并置于干旱条件下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ABA及ABA合成抑制剂
B.结果显示ABA可通过促进主根的生长来提高抗旱能力
C.ABA合成抑制剂可能不会抑制ABA的生理作用
D.与第2组相比,第3组的处理体现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2.为研究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K)的作用特点及其对植物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某植株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组:对照组不作处理;
②组:去除顶芽;
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
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
B.持续降低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
C.IAA与C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
D.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
3.为探究干旱时植物之间是否会交流信息、通过地上信号还是地下信号,有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其中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可交流化学信息),1~6号植株的根部不联系;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如图1),15min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对照组是用水浇灌6号植株,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干旱发生时,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增加
B.该结果不支持“干旱发生时植物通过地下部分交流信息”的观点
C.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
D.干旱条件下,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显著低于9~11号,且9~11号中,越远离6号的植株气孔开放度越大
4.科研工作者以蜈蚣草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蜈蚣草株高和不同部位干重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
B.三组植物激素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株高的增加,且促进作用与激素溶液浓度总是呈正相关
C.只使用细胞分裂素,会促进地上部分干重增加,抑制地下部分干重增加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株生长的原理不同
5.长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春末夏初开花,如菠菜;短日照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秋季开花,如菊科植物。科学家对两种植物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自变量为           。环境中除了光还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影响。
(2)预测第2组中,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分别     、      。
(3)根据第4组和第5组可以得出结论:      打断黑暗周期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可被
      逆转。
(4)光照往往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激素平衡而影响植物开花的。科研人员研究了两种不同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6-BA)和赤霉素(GA3)对墨兰花芽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
CK:清水;A1:25mg/L6-BA;A2:50mg/L6-BA;
A3:100mg/L6-BA;A4:200mg/L6-BA;
B1:25mg/LGA3;B2:50mg/LGA3;B3:100mg/LGA3;B4:200mg/LGA3。
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科学家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在     上与各种植物激素相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②根据图2分析6-BA对花芽的数量     (填“具有”或“不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GA3对花芽的数量具有  作用。
6.(2024天津河西期末)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图甲表示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水稻植株茎生长状况的影响,纵轴表示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组别的水稻植株,横轴表示某方法处理后水稻茎的长度。图乙表示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途径,A为合成赤霉素的前体物质,B、C、D为中间代谢产物,这些反应都是在不同的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1)由图甲可知,赤霉素具有            的生理功能,同时,茎的长度还受到      (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图乙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的性状。
(2)实验中使用的水稻植株自身  (填“能”或“不能”)合成赤霉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图甲所示6组实验结果中的哪两组可以支持该观点
     (填组号)。
(3)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为抑制赤霉素合成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的合成,但不确定具体抑制哪种酶。为探究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体抑制哪种酶的合成,某实验室选用了以下方法。
①标记、分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若干株健康水稻中的A物质进行标记,然后将这些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②处理
甲组(实验组):                     。
乙组(对照组):                     。
③检测B、C、D物质的放射性。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该抑制剂抑制的是酶2的合成,请预测实验结果。
甲组:               。
乙组: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分析
1.A 2.C 3.B 4.B
1.A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定时补加蒸馏水及施加试剂的类别,A错误;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第3组(加ABA合成抑制剂)对比,两组根系生长差异较大,可以说明ABA能促进主根生长,B正确;第4组(加ABA合成抑制剂和ABA)玉米根系与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差别不大,但比第3组(加ABA合成抑制剂)主根生长情况好,说明ABA合成抑制剂可能不会影响ABA的生理作用,C正确;进行实验时,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与第2组相比,第3组阻止ABA合成的处理体现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D正确。
2.C 涂抹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运输,降低侧芽处IAA含量,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而去除顶芽并不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而是减少生长素的产生,A错误。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图甲中②③组第10天时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含量都比第6天的多,说明侧芽生长需要的生长素增多,持续降低内源生长素含量不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B错误。根据“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结合图甲、图乙分析可知,②③组侧芽萌发时,IAA含量降低、CK含量增多,IAA/CK的值减小;②③组侧芽快速生长时,IAA含量增多、CK含量降低,IAA/CK的值增大,C正确。结合题图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同时三碘苯甲酸可使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增加,但是据题不能推断出三碘苯甲酸对细胞分裂素运输的影响,D错误。
3.B 干旱发生时,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A正确。1~11号植株中,1~6号植株的根部不联系,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可交流化学信息),与对照组相比,6号植株接受高渗透压刺激后(模拟干旱),6~11号植株的气孔开度均降低,1、2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稍有下降,3~5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增大,说明干旱发生时,植物之间会通过地下部分交流信息,B错误。对照组(用水浇灌6号植株)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并无显著差异,C正确。
4.B 题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定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蜈蚣草株高和不同部位干重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种类,A正确;图1中,与对照组相比,三组植物激素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株高的增加,但根据题中信息不能得出不同浓度激素对株高的影响,B错误;图2中,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处理组的地上部分干重较大,地下部分干重较小,说明细胞分裂素促进蜈蚣草地上部分干重增加,抑制蜈蚣草地下部分干重增加,C正确;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使植株生长,二者促进植株生长的原理不同,D正确。
5.答案 (1)不同波长的光、光照时间的长短 温度、水分
(2)开花 不开花
(3)红光处理 远红光处理
(4)生理效应 不具有 抑制
解析 (2)第1组给予长时间白光处理,短日照植物不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第2组给予短时间白光处理,预测短日照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不开花。(3)与第2组比,第4组用红光处理打断黑暗周期,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第5组额外用远红光处理,开花情况被逆转。(4)图2中,与CK组比,A1组施加的低浓度6-BA对花芽的数量有抑制作用,A2~A4组随着6-BA浓度的增大,6-BA对花芽数量的促进作用增大,即根据图2分析,6-BA对花芽的数量不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图2中,GA3浓度越大,花芽数量越少,且花芽数量都比CK组少,说明GA3对花芽的数量具有抑制作用。
6.答案 (1)促进植物(水稻)茎的伸长 光照时间 酶的合成
(2)能 4组和5组
(3)②对水稻植株施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对水稻植株施用等量的蒸馏水 ④B物质具有放射性,C、D物质不具有放射性 B、C、D物质均具有放射性
解析 (1)图甲中第1、2组对比可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水稻)茎伸长的生理功能。第1、4组对比可知:茎的长度还受到光照时间的影响。图乙显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第4、5组对比可知:赤霉素合成抑制剂能抑制水稻自身合成赤霉素,从而影响水稻茎的伸长。(3)该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来探究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体抑制哪种酶的合成。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酶受抑制后,酶催化的反应将停止,底物会积累,产物会减少,通过检测B、C、D物质的放射性来确定赤霉素抑制剂具体抑制了哪种酶的合成。如果该抑制剂抑制的是酶2的合成,则酶1能控制合成B物质,但酶2不能控制合成C物质,更无法得到D物质;所以甲组中的B物质具有放射性,C、D物质不具有放射性,而乙组中B、C、D物质均具有放射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