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与朱元思书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与朱元思书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12: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与朱元思书
请认真研读课文,按要求自主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填写下面的评价表。
表3-3 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
任务名称 自主完成/ 合作完成 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
学习任务一 了解生词,读顺文章,理解大意
学习任务二 欣赏文章,读出美感,感悟情思
学习任务三 拓展阅读,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学习任务一 了解生词,读顺文章,理解大意
1.对照课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皆(piǎo) 碧 互相轩(miǎo)
(ling líng) 作响 (yīng yīng) 成韵
(yuān) 飞(lì) 天 经(lún) _ 世务
2.《与朱元思书》是南朝“骈文双璧”之一,句子大多是四字或六字。参考这个规律,合上教科书,一边朗读下面的选文一边断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水皆缥碧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鸢飞戾天
(6)经纶世务
(7)窥谷忘反
学习任务二 欣赏文章,读出美感,感悟情思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根据提示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
图3-3《与朱元思书》结构图
5.班级开展“我用一字评赏《与朱元思书》”的读书活动,让大家选择一个字来评赏文章中的奇山异水。要求既联系文本,又言之有理。仿照示例,在(1)(2)小题中选做一题,与同学交流。
【示例】
我用“融”这个字来评赏《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水为什么是浅青色的?因为江水清澈,倒映青山,山水相融才能有“缥碧”这样美丽的颜色。此外,“游鱼细石”,是区别于江水的另一种景物,但它们又与江水融为一体。这都写出了江水的清、静、趣。
(1)我用“动”这个字来评赏《与朱元思书》。
(2)我用“ _ ”这个字来评赏《与朱元思书》。
6*.本文描绘的景色果真能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吗?先独立思考,列出依据,再与小组同学探讨。
学习任务三 拓展阅读,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7*.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其诗文被称为“吴均体”,颇受文学评论家的喜爱,时人频频效仿。根据学习《与朱元思书》所得,结合下面的一诗两文,谈谈吴均写景的诗文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山中杂诗
〔南朝·梁〕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与施从事书(节选)
〔南朝·梁〕吴均
绝壁干①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②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萝被径。风雨如晦,鸡呜不已。
与顾章书(节选)
〔南朝·梁〕吴均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注释】①干(gān):冲。 ②企:昐望。 ③岫(xiù):峰峦。
答案
缥 邈 泠泠 嘤嘤 鸢 戾 纶
2. 略。
3.(1) 跟、随 向东或向西 (2) 表示约数 (3) 浅青色 (4) 向上 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 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6) 筹划、治理 (7) 同“返”,返回
4. ①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②清、静 ③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④树、泉、石、鸟、蝉、猿 ⑤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5. (1) 这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船行江上,鱼儿游水,江水奔流,无不是动感十足的画面。 山、树看似静止,在作者的笔下,它们也在不停地生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而泉、鸟、蝉、猿也正以活动的姿态展示着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2)[示例]竞 《与朱元思书》之所以充满了生机 与活力,我认为与文中所写的事物都呈现了它们竞相展示的样子有关系。急流比箭还快,猛浪像飞奔的马,而山峦也互相竞争着向上生长,鸟、蝉、猿都互相竞比,这些都使文章充满了生机。
6*.[示例一]作者写出了自然界的蓬勃生命力,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带给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人们以震撼,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作者想把这些感受传递给“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 如果他们能理解作者的用心,就自然会“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示例二]我觉得未必能使“鸢 飞戾天者”“息心”,使“经纶世务者”“忘反”。富春江的美丽山水固然能荡涤心胸,那些“鸢飞戾天 者”“经纶世务者”或许能暂时忘却机心,暂时感慨人生不该浪费在蝇营狗苟的事物上。但是利欲之心是最难根除的,不是看看山水就可以“息心”的。设若山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些在名山 胜水处建别墅的官员们为什么没有放弃追名逐利的欲望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只是作者的理想而已。作者或许是如此,但是对很多人而言是无法产生这种效 果的。
7*. ①喜用对仗;②视角多变,喜欢调动多种感官;③善用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山水; ④猿、鸟、蝉、鹤等动物是吴均笔下山水中的常客,它们的叫声更增添了山水的生机。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