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苏州园林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苏州园林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12: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苏州园林
【课前预学】
预学一 默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整齐地眷抄在田字格内。
(1)嶙峋 重峦叠嶂
(2)依傍 俯仰生姿
(3)芭蕉 蔷薇木香
小贴士 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把意思与偏旁联系起来,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字形。比如以上三组词语,分别与“山”“人”“草”有关。
预学二 苏州园林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造园,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中华园林中的翘楚。现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主要有狮子林、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等。请快速阅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或句子描述苏州园林的特色。去过苏州园林的同学还可以翻看旅行照片,结合旅行经历,谈谈苏州园林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预学三* 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请查找关于中国园林建筑特点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并无一定规划,带有古“囿”的狩猎趣味。建筑和山水并不融洽有序,奇花异树只是猎奇罗列,仍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如图 ,就是汉武帝时的建章宫。
唐宋时期:中国园林形成时期,苑囿营建注意游乐和赏景,除建筑外还叠石造山、凿池引泉。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如图 ,就是宋徽宗时期的金明池。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吸收了各地的特色和各民族的风格,既有殿堂楼阁,又有幽谷佛寺;既有粉墙石垣,又有竹篱泥笆,灵活多变,随处点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已臻成熟,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立体效果、环境色彩等方面的统一和谐,体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如图 _ ,就是明清时期的园林佳作-苏州拙政园。
A B
C
图5-3 中国古典园林资料图
小贴士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中华文化内蕴,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课堂导学】
导学一 如果“苏州园林”有“朋友圈”,你一定很感兴趣吧!请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然后把“朋友圈”的内容填写完整。苏州园林
(1)《苏州园林》里叶老的一句话最能说明我们的整体特征,那就是“ ”
苏州园林
(2)讲究 。
苏州园林
(3)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苏州园林
(4)讲究 。
苏州园林
(5)讲究 。
苏州园林
(6)着眼于细微处,你还可以观赏到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 和建筑的 。
图5-4“苏州园林”的“朋友圈”示意图
导学二 再读课文,仔细揣摩关键语句。下面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请填写完成,并和同伴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
表5-2 学习任务单
序号 学习任务 个人学习成果
① 叶圣陶的这篇(苏州园林)原是为一木摄影集写的序文,请结合课文内容,愤谈本文对读者欣赏这本根影集有何帮助 我选任务( ) ,具体回答为:
② 在课文中,作者多次返用“······是······”和“······是······不是······"这样的陈述句语气来说明事扬的特征,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③ 课文使用了一些专业的术语为读者进行科普,如“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请运用简单的战条画出这是怎样的情形
导学三 课文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其中作比较和引用两种方法运用得较典型。请找出实例并分析其作用。
(1)作比较:
(2)引用:
【课外拓展】
拓展一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读一读下面《红楼梦》第十七回的选段,圈画和标注出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并比较大观园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不少于300字。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焖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蘑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于是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
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
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因说半日腿酸,未尝歇息,忽又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进去歇息歇息了。”说着,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
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槁,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览阔尖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拓展二*借鉴课文的写法,为家乡的园林或你感兴趣的园林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突出对象特征,具有条理性和严谨性,不少于300字。
答案
预学一 略。
预学二 略。
预学三* (1)A (2) B (3) C
导学一 (1)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亭台轩榭 的布局 (4)花草树木的映衬 (5)近景远景的层次 (6)图案美 配合美
导学二 [示例一]① 作者先以“完美的图画”来总写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分写每个方面 的特点:苏州园林是不讲究对称的美术画,假山、池沼中游鱼与游人形成入画的一景,栽种、修剪 树木着眼在画意,这些关于图画美、图案美和色彩搭配的内容都是从绘图、构图的角度书写的,便于读者对画面进行体验和想象,利于他们立足理论来欣赏这本摄影集中的照片 [示例二]② “假 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陈述句,表明艺术是一种强调个人独创性的 动,给人以审美愉悦,无法复制,而技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具有实际效用,可以复制。假山的堆叠属于前者
导学三 (1)[示例]“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突出苏州园 林修剪和栽种树木时着眼于画意。 (2)[示例]“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引 用古诗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沼具有图画美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拓展一 [示例]《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与苏州园林相似的特点,如正门的窗户不施彩绘,墙 壁也比较素净,“不落富丽俗套”;又如注意山石、藤萝等与建筑的配合等。但大观园也有与苏州 园林不同之处。如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贯彻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审美原则,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艺术风格是和谐一致的。大观园则 表现为多种不同风格的“景区”的拼凑堆叠,既有素朴自然的,也有穿凿扭捏的,还有金碧辉煌的, 就局部看不无佳处,就整体看并不和谐。正如贾宝玉所说的,不是“天然图画”。(也可以从某一方 面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