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周亚夫军细柳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周亚夫军细柳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13: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周亚夫军细柳
请认真研读课文,按要求自主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填写下面的评价表。
表6-4 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
任务名称 自主完成/合作完成 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
学习任务一 自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任务二 同桌交流,讲述“军细柳”
学习任务三 合作探讨,评析“真将军”
学习任务四 亲近史书,感受《史记》魅力
学习任务一 自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1.阅读课文,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将(jiàng)以下骑送迎 B.军士吏被(pī)甲
C.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 D.可得而犯邪(xié)
2.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军士吏被甲 (2)天子且至
(3)介胄之士不拜 (4)改容式车
(5)使人称谢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学习任务二 同桌交流,讲述“军细柳”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合理补充汉文帝及其随从到细柳营慰问军士的细节,向同桌讲述“军细柳”的故事。
4.倾听同桌讲述“军细柳”的故事。从内容、想象、表达三个角度进行点评
点评:
学习任务三 合作探,评析“真将军”
5.就在匈奴大举南下的危急时刻,汉文帝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人为将军。他亲自去军营慰问军队,受到的待遇不同,对三位将军的评价也不同,他认为只有周亚夫是“真将军”。请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汉文帝到三处军营慰问军士时所受的待遇不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完成下表。
表6-5 汉文帝慰问军士时所受的待遇比较
霸上、棘门军营 细柳军营 对比的作用
直驰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① 天子乃按辔徐行 细柳营没有将军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不准跑马。与霸上、棘门军营车马可以直接驰入形成对比,突出细柳营军令如山、军纪严明
②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③
(2)下面是汉文帝慰问军士之后的评价。加点词“邪”蕴含了汉文帝怎样的情感?请朗读下面的语句,联系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下页是两名同学对“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的原因的讨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内容。
小文:我认为群臣跟随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时,对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的严明军纪和周亚夫只行军礼的行为感到惊讶。
小语:不仅仅是这样。群臣还对 感到惊讶。
学习任务四 亲近史书,感受《史记》魅力
6.了解《史记》的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史记》由 (填朝代)历史学家 撰写而成,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此书与北宋司马光的《 》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书作者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7.阅读下面的《史记·李将军列传》选文,思考选文的写法与《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①骑,皆惊,上山陈②。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③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注释】①诱:诱导,引诱。 ②陈:排列为阵。 ③会:正好,恰巧。
答案
1. D
2.(1) 同“披”,穿着 (2) 将要 (3) 铠甲和头盔,这里指披甲戴盔 (4) 同“轼”,车前横 木,这里指扶轼 (5)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6) 必,一定
3. 略。
4. 略。
5.(1) ①上至,又不得入 ②将以下骑送迎 ③周亚夫对汉文帝不行跪拜之礼,只行军礼, 与霸上、棘门将军迎送行为形成对比,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2)“邪”是 语气词,表示反问,强调周亚夫治军严明、不可侵犯,表达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的敬佩与赞叹。(3) 汉文帝不但不怪罪周亚夫,反而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对他表示敬意的做法
6. 西汉 司马迁 纪传体 黄帝 汉武帝 资治通鉴
7. 两文都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周亚夫军细柳》中以刘礼、徐厉二位将军衬托周亚夫, 将君臣的反应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而选文中当遇上匈奴敌兵时,李广麾下将士恐慌疑 虑,与李广的镇定自若、从容部署形成对比;匈奴数千骑上山排兵布阵,却不敢出击,最终撤退,突 出李广的判断准确。选文以部将和敌军的行为衬托出李广临危不惧、料敌如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