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课前预学】
预学一 将下面的诗词与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饮酒》(其五) 乐府诗 陶渊明
《春望》 五言律诗 李清照
《雁门太守行》 古体诗 杜牧
《赤壁》 词 李贺
《渔家傲》 七言绝句 杜甫
预学二 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先用“/”为词的下片断句,再反复朗读,体会其韵律之美。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预学三 朗读《饮酒》(其五)和《赤壁》,体会其韵律之美,并回答问题。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押“an”韵,韵脚有“ ”“ ”“ ”“ ”“ ”等字。
(2)杜牧《赤壁》一诗,押“iao”韵,韵脚有“ ”“ ”等字。
【课堂导学】
导学一 诗词的创作目的在于传情或言志。理解作品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者所流露出的品格、志趣)是阅读诗词的重要环节。请借助下页表格中的诗词阅读策略,完成填空。
表6-6 诗词阅读策略
诗词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二 你的理解
从诗词内部的逝材选择、您选择、进词进句、千法运用(托物方志、虚实结合、用典等)等角度入于(提示:请这择一个角度,对诗词进行初步理解) 从诗词外部的诗人身世遵际、思想倾向和诗歌的具体创作背等角度入手,叩“知人论世”(提示:请查阅资料,了解与诗人或诗词有关的资料,简要摘录) (提示:借助前面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后,你对度诗词所抒发的情感成所传达的品格、志趣有何理解)
<饮酒>(其五) 从题材选择的角度:本诗写酒后对世事人生的感烧,直抒胸臆,挥洒真情;诗歌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去职归隐,绝意仕途,对污浊的官场极为厌恶 诗人追求的“真选”北是自然之趣,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我与自然融合的纯洁浑朴境界的追求
《春望》 ①从 的角度: ② ③
(雁门太守行》 ④从 的角度: ⑤ ⑥
《赤壁) ⑦从 的角度: ⑧ ⑨
《渔家做》 00从 的角度:
导学二 阅读名家对诗词的评述也是帮助我们读懂古代诗词的重要方法。请从下面五甸评述中任选一句,结合诗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评陶渊明《饮酒》(其五)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司马光评杜甫《春望》
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陆游评李贺诗
此是先中生有、死中求活,非浅识可到得。 -谢枋得评杜牧《赤壁》
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夏承焘评李清照《渔家傲》
导学三 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具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请你从五首诗词中任选一首,并选择其中的若干诗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其所呈现的画面。
【课后拓展】
本课的五首诗词,基本上都能够体现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请选择其中一位作者,查阅相关资料,在空白框内摘抄至少一首该作者的同样风格的作品;并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他的创作风格。
我选 (填人名)。
创作风格:
答案
预学一
预学二 我报路长嗟日暮 / 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休住 / 蓬舟吹取三山去!
预学三 (1) 喧 偏 山 还 言 (2) 销 乔
导学一 [示例]①意象选择 本诗选择“城”“草木”“花”“鸟”等自然意象,刻画了国都沦陷 后的悲惨景象;又以“家书”“白发”等意象抒发自己的忧思 ②杜甫生逢安史之乱时期,写本诗时 正身处叛军占领的国都长安,家人远在他乡生死不明 ③诗歌揭露了安史叛军的罪行,表达了诗 人对国都沦陷的哀悼,诗歌还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与对家人安危的担忧 ④遣词造句 诗中大 量使用了色彩浓艳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而且与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 成一个色彩斑斓的画面,以此表现战争的激烈 ⑤晚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诗人创作多 表达政治场上不得意的悲愤,及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讽刺 ⑥诗人极力写战争中将士们的奋勇 作战、雄姿英发,再加上荆轲刺秦的典故,表明了报效朝廷的决心 ⑦题材选择 古人写咏史怀 古这类题材,往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今。本诗借三国赤壁之战的往事,诉说作者内心对自己生不逢时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⑧杜牧有巨大的政治 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常感慨生不逢时,不得一展襟抱 ⑨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以此曲折反映自己的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却 不得施展 ⑩表现手法 词人运用了浪漫的想象营造出虚幻的梦境,“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构成了极壮丽的境界,与天帝的对话则饱含着美好的理想 11.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金 兵入据中原,词人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境遇孤苦 12.词人借梦境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她在 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导学二 [示例]我选苏轼评《饮酒》(其五)一句。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 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 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导学三 [示例]我选《雁门太守行》里写战争场面的诗句。敌军来势汹汹,黑压压一片,犹如 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 的号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 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拓展 [示例]杜牧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 枝来。 创作风格:咏史怀古、议论寓意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