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新闻写作
【活动热身】
在正式开始消息写作之前,我们先感受一下新闻素材和新闻成稿之间的区别。
新闻素材
图1-2 新闻素材21
新闻成稿
3000万中国人拿到“驾驶本”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李安定)据记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得的消息,我国已有近3000万人领取了机动车驾驶执照。
驾驶执照发放总数为2986万份,这个数字超过在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的2585万辆机动车总量。按最新统计,在上述部门登记的汽车为939万辆,摩托车为1100万辆。
怀揣“驾驶本”的近3000万人中,非专业司机占很大比例。在我国的城市中,开车正和懂电脑、会外语一起成为人们想要掌握的现代技能。而在广大农村,买卡车跑运输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统计,10年来,我国机动车增长率在15%以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增长率超过30%,已有8个省份的机动车超过百万辆。据悉,有关部门正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从宏观上促进汽车、道路、相关产业和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的协调发展。
注:以上新闻素材及新闻成稿均为2014年《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中的案例。
阅读完新闻素材和新闻成稿,感受了它们的不同后,我们要了解消息写作的评分规则。这里设定了五个评分角度,每个角度分为四个评分层级。
请学习小组在正式开始写作之前,学习、讨论这份评分规则,希望对你们的写作有所启发;同时学习小组也可依据此规则进行写作后的互评、修改。当然,更期待你们在讨论中不断修改、完善这份评分规则,让它更具有指导性。
表1-17 消息写作的评分规则
评分 角度 层级四(10~9分) 层级三(8~7分) 层级二(6~5分) 层级一 (4分及以下)
标題 标题高度、形象地概括了内容,吸引读者 标题概括了新闻 事实,但只是要素的业加,不够醒目 标题信息冗杂,包含了一些次要信息,不够简洁 标题并未揭示析闻的主要事实
导语 突出新闻事实中最新鲜、最具吸引力的事实,能够漱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能恰当运用特殊导语形式的更佳) 简沽地呈现新闻核心事实,但表达稍显死板 导语呈现信息过多,包含了许多次要信息,显得啰呶 导语呈现的并非折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 主体内容充实,新闻要素完备;新闻背景起到了说明、补充、衬托新闻事实的作用 主体内容较为充实;有些新闻背景显得多余 新闻要素有残缺,读者读完后,对于新闻事实还会有不明之处 基本上没有主体内容,类似于一条短讯
结构 消息格式正确、清晰;层次清晰,主体内容运用例全宇塔结构,按重要性递减原则推进 消息格式正确、清晰;层次不够清晰,未按重要性递减原则推进 消息格式有问题;内容混杂 缺少新闻的基本格式,类似于一篇记叙文
语言 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简洁性、通俗性等特点 语言不够准确,信息表达模糊;语言不够简洁,有不必要的描写;专业术语过多 议论、描写、抒情过多,写成类似记叙文的文章 语言表达混乱,不符合记录事尖的基本要求
活动开展
表1-18 活动完成情况评价表
活动名称 自主完成/合作完成 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
任务单六整理新闻素材
任务单七 完成写作初槁
任务单八 开展小组互评
任务单九 修改、完善消息
任务单六 整理新闻素材
要求 从“任务单五”的采访要点(即新闻素材)中找出报道焦点或中心医想,将其组织成一句话,写下来。(回顾一下判断新闻价值的要来有哪些:依据现有的材料,思考读者期待你的报道但重于哪一方面)
提示: (1)找出支撑、解释、拓展中心思想的材料,删除无关材料。 (2)保证新闻基本要素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3)根据重要性递减原则对材料进行排序。
任务单七 完成写作初稿
要求 (1)根据中心思想,先写好标题和导语。 (2)写作时注意: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般独立成段,各部分内容之间自然过渡。 (3)注意语言的表达。(参见教科书第17页的“技巧点拨”。)
注:你还可以根据新闻素材的具体情况,判定是否可以写成特写、通讯、花絮等新闻体裁。
任务单八 开展小组互评
要求 根据“消息写作的评分规则”,小组成员间进行互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将小组成提出的修改意见整理后分条写下来。
任务单九 修改、完善信息
根据修改意见,用红笔在原文上修改;修改定稿后,誉抄在下面。 (修改的过程是艰辛的,也许需要改许多遍,需要你的耐心和细心,加油哦!)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