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7:22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1.(教材习题改编)每一个人的免疫细胞都认识自身的身份标签,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这些标签的自身细胞。这里所说的“身份标签”是指 (  )
A.人体细胞的细胞膜
B.细胞膜表面所有的糖蛋白分子
C.每一个人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特有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D.细胞膜上的糖类或脂质
2.威尔逊的海绵实验表明,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绵细胞相互识别并聚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
B.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只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
C.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
D.机体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
题组二 免疫系统的组成
3.下列有关免疫器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器官就是淋巴器官,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
B.中枢淋巴器官是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
C.外周淋巴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是截获抗原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位
D.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
4.(易错题)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中枢淋巴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
C.淋巴细胞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5.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发育成熟的场所
C.白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D.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
6.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是参与免疫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如图为抑制细胞因子与膜表面受体结合的两种机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
B.除了细胞因子,体液中的抗体、溶酶体中的溶菌酶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可竞争性结合细胞因子,起到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
D.细胞因子抑制剂在空间结构上与细胞因子可能有相似的地方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基础过关练
1.C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异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这个标识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C符合题意。
2.B 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是抗原,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B错误。
3.A 免疫器官主要是指淋巴器官,淋巴器官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A错误;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故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D正确。
4.A 中枢淋巴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B错误;从细胞起源来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起源于淋巴样干细胞,吞噬细胞起源于髓样干细胞,所以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5.A 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均属于免疫器官,而脊髓属于神经系统,A错误。
6.B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溶菌酶不在溶酶体中,A正确,B错误。
2(共6张PPT)
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1.抗原
(1)概念: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
(2)本质:抗原多为大分子蛋白质,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来源可以是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
以及细菌分泌出的毒素。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不会攻击带有相同MHC分子的自身细胞,但外来器官细胞表面
的MHC分子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
3.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
(1)免疫防御: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2)免疫自稳:清除机体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
(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癌变细胞。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知识点 2 免疫系统的组成
知识拓展 白细胞简介
(1)白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是发挥免疫功能的主要角色。
(2)血细胞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外,其他种类均属于白细胞。
(3)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发育成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
知识点 3 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知识辨析
1.器官移植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也可能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每个人的免疫细胞都认识自身的MHC分子,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细胞,但
是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与自身的不同,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
2.淋巴结和脾是主要的外周淋巴器官,也是某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发育成熟的场所,这种
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淋巴结和脾是主要的外周淋巴器官,是截获抗原,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
位,但不是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发育成熟的场所。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一系列物质,包括溶菌酶、细胞因子、
抗体等,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提示
提示
提示
4.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包括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这种说
法正确吗
不正确。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但不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由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提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