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一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一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7:22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下图是神经系统结构的概念图。下列填空错误的是(  )
A.①是植物性神经  B.②是脊髓
C.③是传出神经  D.④是副交感神经
2.(易错题)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神经系统仅由神经细胞构成
B.脑和它所发出的脑神经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C.中间神经元分布在脑部和脊髓
D.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传出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植物性神经都是传入神经,躯体运动神经都是传出神经
C.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和脊神经均指传出神经
D.脑神经都是躯体运动神经,脊神经都是植物性神经
题组二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4.(易错题)下列有关神经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一般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B.树突可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到胞体
C.一个神经元不一定只含有一个轴突
D.轴突呈纤维状,又叫神经纤维或神经
5.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中有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数目比神经细胞更多
B.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C.人体内的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大类
D.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表面能接收其他神经元树突末梢的信息
6.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①是神经元的胞体
B.图中的⑤是神经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C.图中神经元接收信息后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图中的⑥为髓鞘
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
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的突起,便于接收信息
C.一条神经内有多个神经元的轴突
D.神经纤维中的髓鞘具有保护、营养等功能
8.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下列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关于运动员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B.图中④为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C.比赛过程中支持细胞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图中的⑤为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2)运动员能快捷、灵敏地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神经密切相关,该结构由[ ]    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
(3)有些神经元树突很多,轴突很长,其生理意义是                              
                           。
题组三 动作电位的传播过程
9.电刺激离体的青蛙坐骨神经,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在a点左侧刺激神经,电位计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1    2
        3    4
A.1→2→4→3→1  B.4→2→4→3→1
C.4→2→4→3→4  D.1→3→1→2→1
10.(经典题)如图,将灵敏电位计的两个电极(b、c)置于蛙的坐骨神经上,然后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位计指针没有偏转,说明膜外各处没有电位
B.刺激a处后,电极b和电极c处可同时变为负电位
C.刺激a处后,电位计的指针会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此实验说明了神经冲动是沿着神经双向传导的
11.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b、c处膜外连接一个电位计,a处给予适宜刺激,肌肉会产生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都能产生电位变化
B.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C.电位计指针先右偏再左偏
D.实验说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可兴奋的细胞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基础过关练
1.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①是周围神经系统,A错误。
2.C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A错误。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中间神经元分布在脑部和脊髓,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C正确。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传出神经又称躯体运动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D错误。
3.A 植物性神经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正确,B错误;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也都有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C、D错误。
4.D 一个神经元一般含有一个轴突,但是不一定只含有一个轴突,C正确。轴突呈纤维状,神经元的轴突与外表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形成神经,D错误。
5.D 支持细胞的数目多于神经细胞,A正确;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能接收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信息,D错误。
6.A 
神经元接收信息后的传导方向是③树突→②胞体→④轴突→⑤轴突末梢,C正确。
7.B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A正确;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以便传出信息,B错误;许多神经纤维(神经元轴突+髓鞘)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构成一条神经,C正确。
8.答案 (1)C (2)⑧ 神经纤维 (3)树突多有利于神经元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到胞体;轴突长则有利于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解析 (1)支持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功能,但不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C错误。(2)神经元的轴突与外表的髓鞘构成⑧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形成神经。(3)树突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如树枝状的短突起,是神经元接收信息的结构。轴突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突起,是神经元传出信息的结构。
9.C 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如图4;刺激a点左侧,产生的神经冲动先传到a,a点膜外变为负电位,电位计指针偏向a(图2);神经冲动离开a,传向b但未到b,a、b恢复等电位(图4);随后神经冲动传到b,b点膜外变为负电位,电位计指针偏向b(图3);最后神经冲动离开b,a、b恢复等电位(图4)。
10.C 电位计的两个电极接在坐骨神经的外表面,未受刺激时指针不偏转,说明两个电极的电位差为0,膜外各处电位相等,A错误。刺激a处后,电极b和电极c处不是同时变为负电位的,电位计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C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神经冲动能沿着神经向右传导,不能证明神经冲动能沿着神经向左传导,所以不能说明神经冲动沿着神经双向传导,D错误。
11.C a处给予适宜刺激后,坐骨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并向右传导,所以在b、c处都能产生电位变化,A正确;该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B正确;刺激a点产生的神经冲动先到b再到c,电位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C错误;神经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肌肉会收缩,说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可兴奋的细胞,D正确。
1(共9张PPT)
第一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人体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特别提醒 周围神经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神经与中枢系统的联系,可以分为脑神经
和脊神经;按照功能,可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因此,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含有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1.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运动神经元为例)
知识点 2 神经元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关键点拨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
轴突的外周通常有髓鞘,神经元的轴突与外表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包结缔组织形成神经。
3.神经元的分类(依据功能)
4.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1)兴奋: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受到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受到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反应。
(3)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4)动作电位: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的一个沿着神经传导的负电位。动作电位就是神经冲动,神
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动作电位的传播。
知识辨析
1.饭后胃肠蠕动加强,这是支配肌肉运动的躯体运动神经兴奋的结果,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肠、胃属于内脏器官,其蠕动加强与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有关。
2.神经元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因此人体神经系统就是由神经元构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人体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支持细胞构成。
3.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可以发出很多树突和一根轴突,受到适宜刺激后会将产生的神经冲动沿
着树突或者轴突传送出去,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树突用于接收信息,因此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会沿着轴突传送出去,而不是通过树突传送出去。
4.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观察到灵敏电位计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先变为正,随后远
离刺激端的电极处变为正,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刺激神经纤维会产生一个沿着神经传导的负电位,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先变为负,随后远离刺激端的电极处变为负。
提示
提示
提示
提示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神经冲动的传导(动作电位的传播)

甲    乙    丙     丁    戊
(1)甲图:未受到刺激处于静息时,a、b处两个电极是等电位的。
(2)乙图:在a处左侧给予一个适宜刺激,神经产生一个负电位(动作电位),传到a处时,a处电位变
为负,b处电位仍为正,a、b之间出现电位差,电位计指针偏向a。
(3)丙图:负电位(动作电位)离开a处,传到a、b之间时,a、b处又恢复到等电位。
(4)丁图:负电位(动作电位)传到b处时,b处电位变为负,a、b之间再次出现电位差,电位计指针偏向b。
(5)戊图:负电位(动作电位)离开b处传到b处右侧时, a、b处又恢复到等电位。
归纳总结 当电位计的两个电极都置于膜外时,灵敏电位计指针偏转口诀为“动作电位到哪
往哪偏”。
典例 已知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向两侧传播且速度相同。在图甲a处给予适宜
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那么刺激b处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 (  )

B
解析 刺激a处,电位计指针先向左偏再向右偏,对应图乙的曲线为: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向两侧传播且速度相同。刺激b处,动作电位先传到电位
计左侧电极(指针左偏),再传到电位计右侧电极(指针右偏),且两次偏转的间隔时间比刺激a处
时短。根据以上分析,B图符合题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