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实验分析及探究
1.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的苗长和根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IAA和GA3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GA3主要促进幼苗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C.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苗长和根长的作用效果不同
D.实验结果表明IAA和GA3对植物生长调控均具有两重性
2.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幼根长度,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在将要凝固时),滴在用24-eBL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上(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一般选用植物激素类似物是因为其原料广泛,容易合成,作用效果更稳定
B.实验一结果表明24-eBL能抑制根伸长,且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
C.实验二结果表明24-eBL对生长素在根尖由尖端→基部的运输比反向运输的促进作用强
D.以上实验不能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
3.(经典题)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4.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类固醇激素,研究人员研究了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程度与脱落酸(ABA)、BL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甲为ABA、BL对不同日龄水稻叶片倾角打开程度的影响,其中M为空白对照组;图乙为不同浓度的ABA和BL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打开程度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幼苗会在核糖体上大量合成BL
B.ABA处理均能促进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
C.ABA以年龄依赖的方式调节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程度
D.图乙中1 ng/μL的BL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打开的促进作用最好
5.某棉农了解到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这些部位,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 ,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
(3)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①若 ,则假设成立。
②若 ,则假设不成立。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题型整合练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实验分析及探究
1.C 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因变量是苗长和根长。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作为信息分子,对细胞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错误;据图可知,图示浓度中GA3主要促进幼苗茎的生长,且一定浓度的GA3也可以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据图可知,图示浓度中随IAA浓度升高,IAA对苗长的促进作用基本一致,但IAA对根的生长的作用是先促进后抑制,C正确;两重性是生长素作用的特性,且图示浓度中IAA均促进苗生长,故实验结果不能表明IAA和GA3对植物生长调控均具有两重性,D错误。
2.B 植物激素类似物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作用效果更稳定的优点,A正确;据图1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浓度为0)相比,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幼根逐渐变短,可推知24-eBL的作用是抑制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图1中没有体现作用时间,B错误;据图3实验结果可知:处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处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强度,表明24-eBL对生长素由尖端向基部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强,对由基部向尖端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弱,C正确;题述实验不能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若要验证“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还需进一步设计进行实验,D正确。
3.C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单侧光,因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a、b、c、d四组胚芽鞘的长度,根据实验目的作出假设及分析:
假设 分析 胚芽鞘的长度
单侧光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 黑暗中生长素不分解,①=②;单侧光下向光侧生长素分解,背光侧不变,即③<①=②=④ c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 黑暗中生长素不转移,①=②;单侧光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但总量不变,即③<①=②<④ c4.D BL是类固醇激素,合成场所是内质网,A错误;由图乙可知,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程度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ABA浓度为1 000 μM时,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程度小于ABA浓度为0 μM时的,说明浓度为1 000 μM的ABA抑制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打开,B错误;由图甲可知,施加ABA后,12日龄水稻叶片倾角打开程度与14日龄水稻叶片倾角打开程度相似,说明ABA并不是以年龄依赖的方式来调节水稻幼苗叶片倾角打开程度的,C错误;由图乙可知,在所测试的组别中,1 ng/μL的BL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打开的促进作用最好,D正确。
5.答案 (1)色氨酸 (2)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3)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解析 (1)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2)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排除空白琼脂块对实验的影响,故题图X处应放置空白琼脂块作对照。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3)若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则假设成立。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没有抑制作用,则假设不成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