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一节+第二节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一节+第二节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56:16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第二节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人口数据(单位:万人),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总人口 男性 女性 出生 死亡
140 967 72 032 68 935 902 1 110
出生率 死亡率 16~ 59岁 60岁 及以上 65岁 及以上
6.39‰ 7.87‰ 86 481 29 697 21 676
注: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总人口的14%时,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时,即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A.统计人口数量应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B.据表可知我国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C.据表可知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直接影响出生率
D.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2.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程中的问题,正确的是(  )
A.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速率大致相同
B.人口增长得益于工业化和农业生产进步
C.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限制自然资源的使用
D.人口的激增不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加
题组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2023年9月开幕的杭州亚运会,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作为办赛理念,其中,“绿色”被摆在首位。以下关于“绿色”亚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控制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
B.开幕式中由“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为了个人卫生健康,尽量多使用一次性用品
D.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CO2的排放从而缓解酸雨的形成
4.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         。
(2)许多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或死亡后遗体被分解时产生的黏液,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暴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有些有毒物质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人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一条食物链:                           。
(3)海水的pH一般在8.0到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上升的主要原因:           。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的pH变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21 676÷140 967×100%≈15.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B错误。由题表可知,我国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性别比例会直接影响出生率,C正确。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39‰-7.87‰=-1.48‰,为负值,D正确。
2.B 人口变化因地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A错误;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是世界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B正确;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降低出生率,C错误;人口激增会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D错误。
3.B 控制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排入水体的污染物,A错误。多使用一次性用品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亚运的理念,C错误。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CO2的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是由SO2等气体引起的,D错误。
4.答案 (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赤潮生物(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贝类)→人 (3)赤潮暴发时,大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海水中大量的CO2从而使海水的pH上升 (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他浮游植物、水草等的光合作用
解析 (1)富营养化的海水含有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为赤潮生物大规模暴发提供了营养物质。(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人,根据题意,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一条食物链为: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
4(共7张PPT)
1.世界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口基数大也是人
口激增的原因之一。
2.人口激增的结果:引起全球性的粮食、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控制人口是关系人类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第二节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知识点 1 人口增长
必备知识 清单破
主要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过多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加剧物种消亡; 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碱化或沼泽化 植树种草;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
臭氧减少 氟利昂、哈龙等含氯氟烃类物质的大量使用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强度增加; 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率上升; 抑制大豆、瓜类等植物的生长 减少含氯氟烃类物质的使用
知识点 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酸雨 (pH<5.6 的降水) 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尾气 伤害陆地植物; 土壤、水体酸化,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加快建筑物及金属等的腐蚀速度 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
开发无污染新能源;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荒漠化 自然因素(干旱、地表松散物质、大风吹扬等)、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土壤和 水体污染 人为活动等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和水体 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控制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三废”,控制劣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控制水体污染——对相关水域进行保护和治理
知识辨析
1.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只需要控制好人口数量,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短缺问题需要控制人口数量,也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
费,提高科技水平,开发出更多资源等。
2.化石燃料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最终引起臭氧层空洞,危害动、植物健康,这种
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臭氧层空洞是由含氯氟烃类物质的大量使用引起的。
提示
提示
定点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理和过程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典例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
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氧量降低
D.赤潮发生后生态系统发生正反馈调节降低危害
D
解析 发生赤潮是因为大量含氮、磷等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导致呈红色的藻类大量繁殖,进
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A、B正确。
正反馈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
生的变化;水体污染导致“赤潮”现象发生,“赤潮”导致水体污染加重,属于正反馈调节,会
导致危害更严重,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