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基础过关练
题组 不同类型的陆地群落
1.荒漠群落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6%,年降雨量不足200 mm,有些地区年降雨量还不到50 mm,甚至终年无雨,而水分的蒸发量则是降雨量的7~50倍。下列生物的结构或习性中,不能体现与荒漠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发达的肉质茎 B.穴居和善跑
C.夏眠 D.趾愈合呈钳状
2.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会形成特定的结构或习性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往往叶面角质膜厚,气孔内陷以降低蒸腾作用
B.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乔木冬季落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季相变化明显
C.苔原中多数动物体毛长且绒密,皮下脂肪厚以适应低温环境
D.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往往是变温动物,以适应沙漠温度的大幅度变化
3.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下列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群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B.北方针叶林群落中,多数动物通过迁移来度过漫长的冬季和食物短缺的春季
C.草原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植物的叶面积小、叶片边缘内卷等以适应干旱环境
D.荒漠群落中的动物种类比较稀少,以小型啮齿类和爬行类占优势
4.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群落中动物以树栖攀缘生物为主
B.草原群落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组成
C.荒漠动物一般在雨季进入冬眠,旱季进入夏眠
D.苔原群落植被种类稀少,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5.下列关于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B.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
C.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D.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
6.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表:
项目 甲 乙 丙 丁
代表动物 野驴 树袋鼠 旅鼠 袋鼠
代表植物 贝加尔针茅 三叶橡胶 矮石楠 仙人掌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甲以生长期较短的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鸟类大多为冬候鸟
B.乙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动物
C.丙中植物多为矮生,昆虫种类少但数量较多
D.丁中植被极度稀疏,其中多数爬行类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尿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荒漠环境干旱少雨,发达的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A不符合题意;穴居和善跑、夏眠均是动物适应荒漠环境的特点,B、C不符合题意;避役的趾愈合呈钳状是其适应森林环境的特点,D符合题意。
2.A 北方针叶林群落中植物的叶呈针状,表面有增厚的角质膜和内陷的气孔,以减少蒸腾,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乔木冬季完全落叶,春季萌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季相变化明显,B正确;苔原温度较低,多数动物体毛长且绒密,皮下脂肪厚,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以适应低温环境,C正确;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往往是变温动物,如蜥蜴、蛇等,以适应沙漠温度的大幅度变化,D正确。
3.B 北方针叶林群落中,多数动物营定居生活,有的动物通过储食来过冬,有的动物通过冬眠来过冬,有的动物通过冬眠和储食相结合的方式来过冬,少数动物通过迁移来度过漫长的冬季和食物短缺的春季,B错误。
4.C 热带雨林群落中的动物极为繁多,以树栖攀缘动物为主,A正确。草原群落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组成,B正确。荒漠动物一般在旱季进入夏眠,雨季来临复苏,C错误。苔原群落植被种类稀少,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D正确。
5.B 荒漠干旱缺水,荒漠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A正确;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B错误;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故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C正确;一般而言,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D正确。
6.A 根据代表动植物可知,甲为草原群落、乙为热带雨林群落、丙为苔原群落、丁为荒漠群落。草原群落以草本植物占优势,草本植物的生长期很短,从春季到秋季便会完成一个世代,鸟类大多为夏候鸟,A错误。
4(共6张PPT)
1.森林群落的分布及生物特征
第三节 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森林群落——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群落
热带雨林群落 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 北方针叶林群落
分布 终年高温多雨地区 四季分明地区 夏季温凉、冬季严寒地区
植被 特征 绝大部分是木本,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也发达。 乔木树干高大,常生有支柱根和板状根;叶多大型,常绿,革质坚硬。 灌木层植物一般很少分枝;叶往往大而薄,气孔常开放,具泌水组织,有的叶还具滴水叶尖 优势植物为落叶乔木;灌木和阔叶草本植物发育良好,种类丰富;藤本植物不发达;附生植物多为苔藓和地衣。 乔木的叶片一般无革质和茸毛,冬季完全落叶,春季萌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 针叶植物占优势;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及灌木稀少。
植物叶呈针状,表面有增厚的角质膜和内陷的气孔,以减少蒸腾并有助于在夏季干旱期和冬季结冰期保持水分
动物 特征 以树栖攀缘生活的种类占优势。树栖动物形成了许多适应特征,例如树懒具有弯曲而锐利的钩爪;避役的趾互相愈合呈钳状;松鼠的掌上有发达的足垫;树蛙的趾端有吸盘状构造;树袋鼠具有能缠绕的长尾等 地栖动物种类和数量比热带雨林群落多,但树栖动物仍占相当比例。 生活节律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较冬季种类多。 有些随季节换毛(或换羽),有些以冬眠越冬、迁徙越冬,全年活动的动物大都有储食习性 种类较少。
多数营定居生活,通过储食、冬眠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过冬。
少数通过迁移来度过冬季和食物短缺的春季
2.热带雨林群落的意义
(1)为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
①三叶橡胶和可可等是珍贵的经济植物。
②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从热带雨林植物中提炼的,热带雨林群落被称为“世界上最大
的药房”。
(2)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对大气中O2和CO2平衡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
草原群落 荒漠群落 苔原群落
分布 年降雨量在250~800 mm的地区 水分蒸发量高于降雨量的地区 气候严寒、年降雨量少,年平均温度在0 ℃以下的地区
植被 特征 以草本植物占优势。 植物叶面积缩小、叶片边缘内卷、气孔下陷等以适应干旱环境 主要是灌木和半灌木,如蒿属植物等往往具有发达的根系、小而厚的叶片;仙人掌科植物等往往具有肉质茎或肉质叶。 植物只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结果,不下雨植物就不生长 优势种有苔藓、地衣等。
多为矮生,甚至紧贴地面匍匐生长。
植物通常是常绿、多年生的,生长季节短且生长缓慢,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知识点 2 其他陆地群落的分布及生物特征
动物 特征 兽类中以营洞穴和集群生活的啮齿类为主; 有能迅速奔跑的有蹄类; 鸟类大多为夏候鸟; 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 种类比较稀少,以小型啮齿类和爬行类占优势。 穴居,善跑,大多昼伏夜出,昆虫、爬行类等夏眠,有些兽类汗腺不发育、大便干结、小便很少等 种类贫乏。
昆虫种类少但数量较多;
多数体毛长且绒密,皮下脂肪厚;
绝大多数鸟类迁往南方过冬;
留居动物不冬眠、不储藏食物,而是积极活动觅食
归纳总结 群落的类型(特别是植被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群落中的
生物有适应所处的环境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知识辨析
1.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中地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热带雨林群落多,几乎没有树栖动物,这种
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中树栖动物仍占相当比例。
2.荒漠群落水分蒸发量高于降雨量,植被极度稀疏,主要是一些根系发达、耐旱的草本植物,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荒漠群落的植被主要是灌木和半灌木。
提示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