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与DNA分子相关的几种酶的作用
1.以下几种酶与图中箭头所指的化学键形成或断裂有关的有几种( )
①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②DNA连接酶 ③RNA聚合酶 ④解旋酶 ⑤DNA聚合酶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易错点2 不能理解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2.人染色体上降钙素基因编码区中有编码蛋白质序列(图中字母所示)和非编码蛋白质序列(图中阴影所示)。如图为降钙素基因在甲状腺与垂体中转录、RNA剪接和翻译过程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钙素基因两端分别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B.降钙素基因转录需RNA聚合酶,转录产物经剪接可产生不同的mRNA
C.降钙素和CGRP由同一个基因转录翻译而来,所以功能相同
D.甲状腺和垂体功能差异与细胞核基因种类及mRNA种类差异均有关
易错点3 不能准确选择限制酶并分析酶切结果
3.从图1酶切结果分析,图2中目的基因(长度为2.0 kb)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序号和作出该判断所用的限制酶是( )
图1
图2
A.①,BamHⅠ
B.①,EcoRⅠ和HindⅢ
C.②,EcoRⅠ
D.②,EcoRⅠ和HindⅢ
4.如图表示pBR322质粒和人生长激素基因所在片段的结构信息,将二者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并进行筛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选择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组合是酶F和酶G
B.只用酶F切割后的质粒,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即可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D.同时用三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处理图中质粒,充分酶切后可得到4个DNA片段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C 限制酶、DNA连接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均作用于磷酸二酯键,解旋酶作用于氢键;RNA聚合酶能将两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但不能将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故与图中箭头所指的化学键形成或断裂有关的有①②⑤三种。
归纳总结 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比较
名称 作用部位 作用底物 结果
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DNA分子 磷酸二酯键断裂,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DNA连 接酶 磷酸二酯键 DNA片段 形成重组DNA分子
DNA聚 合酶 磷酸二酯键 脱氧 核苷酸 形成子代DNA分子
解旋酶 氢键 DNA分子 氢键断开,形成单链DNA分子
2.B 密码子位于mRNA上,降钙素基因两端分别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A错误;降钙素基因转录需RNA聚合酶参与催化,据图可知此基因转录产物经剪接可产生不同的mRNA,B正确;降钙素基因转录得到不同的mRNA, 翻译形成降钙素和CGRP,两者功能不同,C错误;甲状腺和垂体功能差异与细胞内mRNA种类差异有关,但它们的细胞核基因种类相同,D错误。
易错分析 (1)真核细胞的基因具有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序列,且编码区不连续。
(2)启动子、终止子分别是转录起始和终止的信号,启动子可被RNA聚合酶识别,本身不转录。
(3)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决定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3.B 分析图1可知,重组质粒①被EcoRⅠ酶切后,能得到5.8 kb的片段;被BamHⅠ酶切后能产生3.8 kb和2.0 kb两种片段;被EcoR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后,能产生4.5 kb和1.3 kb的片段。而重组质粒②被EcoR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后,产生的片段为2.3 kb和3.5 kb,与图1酶切结果不符合。综上所述,B正确。
4.C 若选择的限制酶组合是酶E和酶G,会导致两种标记基因都被破坏;为保证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切割时应选择的限制酶组合是酶F和酶G,A正确。质粒上有1个酶F的识别位点,DNA具有两条链,被酶F切割后,会出现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重组质粒和原质粒均含有ampr,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的不一定是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C错误。
易错分析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限制酶的选择依据
(1)所用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应位于目的基因两端,不能破坏目的基因。
(2)为避免目的基因、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3)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所选择的限制酶不能破坏启动子、终止子,且标记基因不能全部被破坏。
(4)所用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应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保证目的基因转录方向与原来一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