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1.1认识三角形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2、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引入 在这座铁塔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三角形的支架,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的例子吗? 那么,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 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如何表示三角形? “三角形” 可以用符号“____________”表示 如图中顶点是 A,B,C 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__ ” .读作“____________” 【想一想】三角形的角可以怎么表示? 三角形的内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三角形有三个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 【想一想】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 如图三角形中三边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回顾我们小学做过的剪拼,你是怎样操作的?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有以下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说出图中所有的三角形,以及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思考】三角形怎样分类? 想一想: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的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三边关系: 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 【例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首尾相接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 cm,b=3cm,c=5cm (2)e=6.3cm,f=6.3cm,g=12.6cm 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组交流。 【学习任务四】课堂练习 必做题: 1.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三边的是( ) A.1 B.5 C.7 D.9 选做题: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2∠B,则∠A= 度,∠B= 度.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化简|a+b-c|-|b-a-c|=______.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图中共有______个三角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C为内角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些三角形中,∠C的对边分别为___________. 选做题: 2.如图,在△BCD中,BC=4,BD=5. (1)求CD的取值范围; (2)若AE∥BD,∠A=55°,∠BDE=125°,求∠C的度数.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三个村庄,图中的线段表示道路,某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利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证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