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1 几何图形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1 几何图形 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1 10: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6.1几何图形
2
过程与设计
3
总结与反思
1
分析与思考
1
分析与思考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1
内容分析
《6.1几何图形》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的第一节内容,也是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1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并对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射线、线段、点等平面图形都已有所了解。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生活经验,课堂中能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我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生活中的图形为素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1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3: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重点: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
难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
2
过程与设计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2
教学思路
1.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两个钉子,为什么?
2.桥梁的支架上为什么有三角形?
3.伸缩门上为什么有四边形?
4.汽车的轮胎为什么做成圆形?
你知道吗?
神奇的几何世界
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出发,设置4个问题,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蕴含于生活中,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从而引入课题。
2
教学过程
6.1几何图形
2
教学过程
问题1:你能根据下列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吗?















2
教学过程
立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球体
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并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知,并引导他们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通过图片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清圆锥、圆柱、棱柱、棱锥、球等立体图形。
足球
黑板
篮球
水桶
纸篓
平静的湖面
数学中的平面:一是平的,二是可以无限伸展.
生活中的平面只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但不等同于平面.
意图:通过观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平面与曲面的区别。为今后学习表面展开图,相交线,平行线等内容打下基础
问题2:观察如图的物体或情景,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面?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立方体
长方体
球体
圆锥体
圆柱体
二个平的面
一个曲的面
六个平的面
一个平的面
一个曲的面
一个曲的面
平的
曲的
曲的
平的
六个平的面
平的

意图:让学生明白常见的几何图形由哪些面构成的,一方面巩固了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数学上的点和线没有粗细和大小
意图:从熟悉的地图出发,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点和直线、曲线
问题3:观察地图,地图有哪些几何图形组成?
概念
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而这个思考题将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服务。
问题4:点、线、面、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点动成线
0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如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当堂巩固
(a)
(b)
(c)
(d)
(e)
意图:前面动画演示具有直观性,学生容易发现规律: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里及时巩固面动成体这一规律,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你能把下列几何图形分类吗 说说你的理由.
(1), (6)
(2),(3),(4),(5)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1) (2) (3) (4) (5) (6)
几何图形:
(点,线,面,体)
练习一
意图:通过图形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几何图形可以按点线面体分类,同时也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如图,下列各几何图形哪些表示平面图形?哪些表示立体图形?








练习二
意图: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可以快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画立体图形时,常把被遮挡的轮廓画成虚线
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形的不同吗?
头脑风暴
意图:相同的图形,一个有虚线,一个没有虚线,一个是平面图形,一个是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头脑风暴,将第二个图形想象成一个四面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它有多少个面?
多少条棱?
多少个顶点?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一个长方体如图
面与面相交成
线
线与线相交成

(2)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练习三
意图:通过一个课内习题将本节课的点、线、面、体等重点内容进行巩固。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在19世纪曾极为流行。七巧板虽然只由7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以拼出人、动物、交通工具等各种图形 。
(1)从左图中,你能观察到哪些你所熟悉的图形?
(2)你能用七巧板拼出下图吗?
(3)发挥你的创造性,以小组为单位,用七巧板拼出你们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写上一句贴切的解说词。
探索无极限
2
教学过程
意图:探究活动比较具有趣味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手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欣赏
2
教学过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欣赏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意图:通过趣味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部分优秀有趣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3
总结与反思
1、你今天所学内容同以往有什么联系?
2、对于今天的研究中,你有什么启发?
意图:这两个问题貌似朴素,其实我是想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反思不仅仅是记忆与回顾,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站在教学研究更高的维度上,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到自己框架中,从而形成可复制,可迁移的教学研究思路和方法,真正提高核心素养.
3
总结与反思
2.以  , ,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为条件,试着画一些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语。
 
三毛的哥哥二毛
小鸡啄米图
作业
1.作业本(2)
3
总结与反思
意图:除了完成必备的作业本,还设计了一个趣味作业,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为学习后续几何知识做好思想上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