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1.2认识三角形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 2.会利用量角器、刻度尺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3.能运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引入 【折一折】每位学生拿一张三角形纸片,把其中一个内角对折一次,使角的两边重合,得到一条折痕。 思考:折痕是什么形状? 每位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被折痕分割的两个角的大小,得到什么结论?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如图,∠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线段AD就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讨论】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做一做】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用折叠的方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学习任务二】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平分角。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判别的“两种方法” (1)看该线段是否分三角形的内角为相等的两部分. (2)看线段的两个端点,其中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要落在对边上. 任意画一个△ABC,用刻度尺画BC的中点D,连结AD。 线段AD叫做什么? 三角形的中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D为BC的中点,线段AD就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 【做一做】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用折叠的方法,找出三条边的中点,画出三条中线,你发现了什么? 任意画一个△ABC,作BC边上的高AD。 线段AD叫做什么? 三角形的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AD⊥BC于点D,AD就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有几条高线?请每位同学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画一画,与同伴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归纳】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学习任务三】 【例2】如图,在中,的高线,的角平分线.已知,求E的大小. 【学习任务四】课堂练习 必做题: 1.画△ABC中AC边上的高,下列四个画法中正确的是( ) 选做题: 2.在△ABC中,∠ABC的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D=20°,则∠A的度数为 ( ) A.20° B.30° C.40° D.50°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 (1)作出△ABD的边BD上的高; (2)若△ABC的面积为10,求△ADC的面积; (3)若△ABD的面积为6,且BD边上的高为3,求BC的长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若AB=8,BC=6,则△ABD与△BCD的周长差为 ( ) A.2 B.1 C.1或2 D.不确定 选做题: 2.如图,在△ABC中,已知∠ABC=60°,∠ACB=50°,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 求∠ABE,∠ACF和∠BHC的度数.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去年在面积为10m2的△ABC空地上栽种了某种花卉.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ABC向外进行两次扩展,第一次由△ABC扩展成△DEF,第二次由△DEF扩展成△MGH(如图4).求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多少m2? 4.如图,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当∠A=x0时,求∠BOC的度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