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 1.2.1 定义与命题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能对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区分. 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反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者分析 了解命题的结构,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定义的含义. 2.了解命题的含义. 3.了解命题的结构,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
教学难点 例1第(2)题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不易区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来看下面一组对话 爸爸:什么是黑客? 小明:这个黑客是个小偷吧? 爸爸:嗯? 小明:也可能是个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小明说的对不对? “鸟是动物.” “鸟是动物吗 ” 这两个句子在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人们在进行各种沟通、交流时常需要应用许多名称和术语. 为了不产生歧义,对这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商店降低商品的定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 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例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 学生活动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 ? 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学生思考,进行探索.了解定义的含义.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做一做】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 (1)无理数 (2)直角三角形
(3)角平分线 (4)平方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你能发现“定义”的基本形式是怎样的吗 定义的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 事情作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已知a2=4,求a的值. (7)若a2=b2,则a=b. (8)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作出判断. 你能否给“命题”下个定义呢 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观察下列命题,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如果a=b,那么a2=b2; (3)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 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示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了解命题的含义. 环节三:典例精析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对顶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归纳】 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如“同角的余角相等”.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学生活动3: 参与教师分析和讲例题. 活动意图说明:熟练掌握.巩固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有( ) ①画线段AB=2CM; ②明天早上会下雨; ③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 ④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吗?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选做题: 2.下列句子:①直角小于90°;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 ⑤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命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综合拓展类作业】 3. 找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⑴和为90°的两个角互为余角。 ⑵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把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改写正确的是 ( ) A.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B.如果同角,那么补角相等 C.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也相等 D.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选做题: 2.观察下面四组图形,找出每一组图形的共同特征,并对类似于这样的图形下一个定义.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在数学运算中,除了加、减、乘、除等运算外,还可以定义新的运算。如定义一种“星”运算,“*”是它的运算符号,其运算法则是: 于是: 按以上定义,填空: 请你参照以上方法,也定义一种新运算,并举几个运算的例子。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