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美丽的颜色(1课时)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美丽的颜色(1课时)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1 09: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0 美丽的颜色
语 文
RJ
8年级上册
课前资料
新课导入/作者简介/知识链接/字词梳理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思维导图
01
02
03
04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新课导入
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
(1904-2007)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法国作家,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了解人物
玛丽·居里
(1864-1934)
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知识链接
传 记
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非虚构。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在记述人物的经历中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燥热 轮廓 荧光 简陋
炽热 猝 窒息 吹嘘
沸腾 咽喉 触目 踱着
chì
zào
kuò

字词梳理
字音字形
yíng
lòu
zhì

fèi
chù
yān
duó
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炽热
突然。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窒息
夸张地宣扬。
吹嘘
字词梳理
词语释义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尽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为居里夫人制作一张简易名片,帮助大家了解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对世界进步的巨大贡献。
整体感知
分享资料,制作名片
提示:名片可以包含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地、职业、主要成就、人物评价等。
人物名片
姓 名:玛丽·居里 性 别:女
国 籍:法国 出生地:波兰华沙
主要成就: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测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好友爱因斯坦的评价: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法国科学院院长晓发尔的评价:玛丽·居里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和为科学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
整体感知
分享资料,制作名片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5分钟快速默读全文。
思考:如果选用文中一个五字以内的短语概括全文内容,你会选择哪一个 为什么 请联系文本的主要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①美丽的颜色。
因为文本的主要内容是居里夫妇用四年时间发现了镭,镭的颜色很美丽,还能自动发光。
示例
②美丽的颜色。因为美丽的颜色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的颜色很美丽,还指居里夫妇作为科学家的坚守、乐观、甘于奉献的品格很美丽。
③英勇时期。英勇一指做出了超越常人的勇敢举动,二指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文章主要讲了居里夫妇在1898到1902的四年时间里,身居简陋残破的小屋,克服了种种生活和实验中的困难,发现了镭元素,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再读课文,圈出描写居里夫人的关键语句,并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试着用思维导图梳理并概括人物形象及主要事件。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把握形象
提示:可从品质、主要事件、关键词句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把握形象
伟大的
科学家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
专注研究坚持不懈
热爱科学淡泊名利
条件简陋
工作艰辛
残破、严寒
尘污、酸渍
精疲力尽
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几年如一日——由1898年到1902年
持续实验——工作日、工作月、工作年
美好快乐——热切、入迷
温柔宁静——轻轻地笑、轻轻地抚摸
整体感知
人物形象小结: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她热爱科学、乐于钻研、以苦为乐、淡泊名利。她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多年如一日,专心进行实验研究,并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再读课文,把握形象
知识链接
旁 批
旁批就是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旁批可以是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旁批内容可以是相关、相似或相反的联想,也可以就手法、内容、目的、作用、展示的性格等作评点。
批注点评,贵在言出心声,贵在对“点”的评析,贵在写出自己点滴的感悟。它不求多,但求精;它不求全,但求实;它不求单纯的结果,但求思维的过程与个性化的独到解读。
细读分析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有意味的语句,试着做一下旁批。
示例: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旁批:
读到这一句,漫长的时间感油然而生。这种工作,似乎没有尽头,时间能消泯无数雄心,磨平一切棱角,但居里夫妇“并没有失掉勇气”。
品味语言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①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旁批:
简陋残破的小屋,夏天炽热,冬天阴冷,还漏雨,又没有通风设备,工作强度大到让人筋疲力尽,艰苦自不必说;然而,却有微妙的快乐,这快乐,不是真正的热爱者是不可能感受到的,但居里夫妇醉心科研,旁人看来枯燥的实验,他们却乐此不疲。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②……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旁批:
“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中的“完全”一词,写出了居里夫妇的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对于专注于科研实验的他们来说,简陋的旧棚屋、工作的艰辛,都是次要的,科学创造才是他们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③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旁批:
一个人,一家工厂,这得有多大的能量,得付出多少劳累、艰辛。这句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既表现了对母亲的敬佩、爱戴,又可看到对母亲的心疼体贴。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④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旁批:
这里用了四个“转向”,定格在“他们的镭”,仿佛又是一个慢镜头,把那份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随后写到玛丽的姿势。如果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那么,对于镭,玛丽就如同对待自己无比深爱的孩子一般。这句话表现出了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的母爱般的情怀。这也许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表述得好。
小结:
本文是居里夫人的次女所作,女儿对父母工作的了解,对父母品格的细致感受,特别是对母亲的浓浓爱意,都表现在本文如诗一般优美,又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中了。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深入探究
文中多处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所写的《居里夫人自传》《居里传》这两部传记中的话,既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当时的心理感受,从另一角度展现了传主形象,又增强了传记文体的真实性。如第5、6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自己是如何看待当时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的,从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并未把这种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当回事,她自己评价在这里工作的岁月为“英勇时期”“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反映出居里夫人不畏艰辛、对科学无比热爱与执着的品格。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并结合上下文,举例说说引用的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传记强调真实性,但并非简单的实录,而是要非常重视叙事的技巧,要通过叙事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果是普通的作者,可能只是在采访和搜集整理资料后,在写作中尽量做到真实、详尽、多角度地展现人物形象,而居里夫人女儿笔下充满深情的慢镜头,一些动人的细节,可能难以展现出来。作者不作任何渲染、铺陈,只用一种
2.试想一下,如果这篇文章只是一位普通崇拜者而不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所作,哪些地方会不一样。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推出一个个“镜头" ,令读者仿佛见证了在那简陋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因为只有儿女对父母,在写作时,才会有天然的亲情焕发出的那种温柔情意;同时,因为是女儿,与父母关系亲密,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父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并凭着对父母-贯的了解,加以想象,才能写出细腻动人的画面。作者的情感,就如消滑细流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得全文饱含情思又不凝重迟滞,富有诗意而且意味深长。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3.都是写他人的传记,与《列夫·托尔斯泰》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的写法?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记录交流的过程与内容,最后选派一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小组合作
两篇都为传记,都有对人物言行的精当描写,传主形象刻画得很真实。
相同点:
居里夫人传 列夫·托尔斯泰
不同
善写外貌
深入探究
小组合作
借助他人的心里落差从侧面来表现传主
抑扬手法,善用比喻、夸张
典雅优美、富含激情
多写语言
引用人物自己的原话来直接再现传主的形象
多用描写、引用
自然幽默、细腻动人
如果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条急流,汪洋恣肆、动人心魄,那《居里夫人传》可算是潺潺小溪,清丽欢快、令人向往。
(1)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问题:为何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拓展延伸
质疑问难
(2) 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问题:卡西密尔·德卢斯基是谁 他为何说玛丽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英勇岁月”
玛丽·居里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当时波兰正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下,她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却不能上大学,因为当时的大学不收女生。法国巴黎大学接受女生,可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她只能自己工作来攒钱上学。因为贫寒,玛丽大学时只能住在相当狭小而简陋的阁楼里,经常吃不饱饭,有时甚至饿昏过去。即使如此,她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坐前排座位,认真听讲,常常学到凌晨两三点钟。短短两年,她连续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位。这个穿着破旧毛衣、脸色苍白的女孩于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巴黎大学毕业了。
拓展延伸
质疑问难
读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被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所打动。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热爱的事业,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崇高的品格,品味作品富有情味的语言。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