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1 11: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或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
《消息二则》设置真实的情景及任务,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认识、了解、熟悉新闻这一文学体裁的过下,也是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过程。
2.教材解读
《消息二则》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介绍的四种新闻体裁中的第一种——新闻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即将胜利时,毛泽东撰写的一篇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了横渡长江作战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防御阵地,横渡长江,胜利进军的态势。文稿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精简,感彩鲜明。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之前尚未进行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系统学习、训练。他们虽然已经对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有了一些切身经历,对身边事物、事件也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能完成一般有条理的叙述,但不够特别关注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鲜事,新闻知识匮乏,需要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完成系统的新闻阅读、采访、写作等训练。
2.行为习惯
八年级学生一般求知欲和兴趣旺盛,他们对新知、新能力好奇心强,对身边发生的新情况、新消息、新变化兴趣广泛,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在活动过程中思想活跃,有较为充实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活动能力。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准确读写出本课 “读读写写”的字音字形。2.我能掌握消息的基础知识。
拓展性目标 1.我能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2.我能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挑战性目标 1.我能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读准字音。2.通过课前预习教材和搜集的资料掌握新闻的相关文体知识。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抓住时间的变化理清作者的思路。2.通过分析用词及词语的感彩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人民军队精神品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2分钟 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学校新闻社准备招聘新社员,现在到了考核环节,你作为考核成员之一,请你来参加考核大闯关吧!②明确三级学习目标。 ①进入情景,明确活动任务。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新闻常识大比拼 5分钟 ①检查预习,解决阅读障碍。②新闻知识“快问快答”提问学生以下问题: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消息?六要素是什么?三特点是什么?五部分是什么? ①根据预习差缺补漏。②完善学案关于新闻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
任务二:我是新闻审稿员 15分钟 ①审要素教师指导同学完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闻要素分析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要素分析表格。②审结构找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部分,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部分的作用。 ①阅读文本,提取信息完成表格。②小组合作,归纳各部分作用。
任务三:我是新闻评论员 10分钟 ①写作手法我来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为何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这个顺序是否可以颠倒?②语言特点我分析:浏览全文,体味消息的语言,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给出示例: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引导学生分析“已经”、“大约”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①抓住新闻的要素特点分析写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由。②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新闻语言特点
任务四:我是新闻播报员 5分钟 ①寻“我”:从两则消息中寻找有“我”出现的句子,说说反复出现“我”的作用。②悟“我”: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差异1.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 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2.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 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③读“我”:下面请学生当一个新闻播报员,选择其中一则消息,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将这个激动人心的新闻播报给大家吧。 ①体会文本与读者的情感共鸣。②体会新闻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③学生以主持人的口吻播报课文,感受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
课堂小结 3分钟 要在信息时代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受众”,需要有一定的鉴别力,应是高度自觉的主人,只有我们充分认识了新闻,才能发展成为有鉴别力的读者。 回忆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消息,要求包含新闻的基本要素、结构,符合新闻的特点,注意新闻语言的特点,最好可以展现自己鲜明的情感态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