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设计+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设计+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1 15:27:42

文档简介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学围绕初中语文中描写景物这一重要内容展开。教材中多篇经典课文均涉及精彩的景物描写,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文本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范例。通过学习描写景物,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后续学习记叙文、散文等体裁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描写景物的系统方法尚未完全掌握。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可能较为粗心,难以捕捉细节,在表达上也可能比较平淡直白。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观察,感受景物之美,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技巧将这种美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提升观察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如调动多种感官、运用修辞手法、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等,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与效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描写景物的方法,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情感,避免描写的千篇一律和空洞无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如山川湖泊、花海树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提问:"怎样才能把我们看到的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呢 ”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描写景物的主题。
重难点讲解
1. 描写方法讲解
调动多种感官:举例说明如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角度描绘了春天鸟儿鸣 叫的欢快场景。让学生模仿这种写法,描述校园中的一处景物,从不同感官角度进行刻画。
运用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反复和拟人,生动地表现了对春天的期盼。给出一些景物,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练习。
按照顺序描写:介绍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等)和时间顺序(如四季变化、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 在写景中的应用。以《春》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按照盼春一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颂春的顺序组织文章的。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场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提纲的编写。
2.结合实例分析
选取教材中的经典写景段落,如《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 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 露出点粉色。”深入分析其中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及其妙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将济南冬天雪后的山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课堂练习
给出几个不同的景物主题,如校园的清晨、公园的秋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景物方法进行片段写作,要求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字数在300字左右。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
作业布置
1. 完成一篇完整的描写景物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展现景物特色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收集课外写景的优美段落,进行摘抄并赏析,分析其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写在摘抄本上。(共24张PPT)
学习描写景物
教材分析
本教学围绕初中语文中描写景物这一重要内容展开。教材中多篇经典课文均涉及精彩的景物描写,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文本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范例。通过学习描写景物,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后续学习记叙文、散文等体裁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提升观察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
导入新课
怎样才能把我们看到的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呢?”
回顾《三峡》《答谢中书书》《春》《紫藤萝瀑布》四篇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提炼作者进行景物描写时采用的方法,自主总结景物描写技巧。
技法回顾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春》
巧妙地运用比喻,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
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的感受,描写了花儿的态、色、味、声,还通过联想与想象,使描写富有画面感和动感。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描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描述人的多种感受,感受之间可以互通,运用通感手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
(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
仰视所见
可以从俯视、仰视,近观、远望,正面、侧面等不同观察角度进行描写。
俯视观察所得
作者的由衷赞叹,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所见之景美到极致的特点。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
(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


结合


相衬
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可以写其静态、动态的不同特征。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
由静
转写动
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山水景色的不同特点。
可以写景物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紫藤萝瀑布》
(3)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间接抒发了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后内心的愉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
①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
②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2)描写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仔细,描写要丰满、生动。
①可以从俯视、仰视,近观、远望,正面、侧面等不同观察角度进行描写。
②可以写其静态、动态的不同特征。
③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3)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技法小结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小组合作,选择下列两组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探究。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任务一
“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只写窗口所见,也可以写窗外所有景物;可以针对景物作局部细描,也可以整体勾勒。
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任务二
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1.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刚才总结的传记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写作完成后,与组内成员交流,依照评价量表评选出小组内的一篇优秀作品。
过程安排
单数小组完成任务1,双数小组完成任务2:
评价量表:
3.每组佳作作者进行分享,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评价量表评价评选出班级优秀作品。
标准 评价 建议
优秀 良好 达标 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
有表示时间或方位的提示语。 有形状与色彩、近观与远观、动与静等多个方面的视觉描写。 有听觉或嗅觉或触觉方面的描写 成果展示
校园一景
在校园中,那片被教学楼藏匿,被朗朗书声藏匿,被郁郁竹林藏匿的——诱人的桂花林,是我最爱的校园一景。
秋日清晨,一走进校园便被一阵奇异的香气吸引——桂花开了!秋风微动,寒叶飘飞;万物俱籁,黄花独开。秋,俨然成为它们的舞台。西风落叶,此皆良辰美景,不以时观也;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似秋水伊人,遂止步而观。秋雨绵绵,一丛金黄,秋意深浓;一丛微红,丹枫迎秋!叶上如秋光闪动,秋露为霜。黄花与红枫共染天穹。
任务一
选材独到
细致描写了秋季桂花飘香,沁人心脾的特点。
回想春夏之时,我本以为桂树的叶子会郁郁寡欢,走近观察,却发现桂树的叶子胜似雨后春笋,郁郁青青。踏入园中,满园春色;花红柳绿,春华秋实。桂树的叶子尤其绿得鲜亮。清晨的露水,似一碗仙露琼浆,由叶子流进枝干,沿着枝干流进树根,滋养着桂树。桂树日日积攒着这清露的精华,只为在秋季绽出一朵朵沁人心脾的小花,让香气流进我们的心中,让原本恹恹欲睡的人们悄然睁开双眸。
此时桂树花枝招展,校园内充满桂花的清芬,似亘古的生机。微风习习,送出缕缕幽香点亮了一张张笑脸。
校园桂花林,我最爱的风景!
多处运用比喻修辞和四字词语,语言生动、优美。
收尾直接点明自己对校园桂花林的喜爱,既首尾呼应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窗外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窗外蓝天白云、高楼耸立;放眼望去,草坪上小草碧绿、各种花树争相绽放,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悠闲地推着孙儿们散步。四季在这个小花园里像个淘气的孩子,不断变化着它的姿态。
春天的小花园,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高大的银杏树冒出了新芽,小芽苏醒了,从土壤里冒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开始了全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着,他们穿着新衣,在这片崭新的大地上奔跑着,令我不禁有些羡慕。
任务二
作者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条理清晰。
视线从高处落到低处,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重点描写的对象——窗外的小花园。
夏天的小花园,清幽寂静。阳光斜照在大地上,但那小芽已经变成绿叶,挡住了阳光,创造了一小片绿荫。从窗外看下去是一片绿,绿油油的,树底下的人们在那里乘凉,有的则在树下小憩,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午后的清闲。此时的小花园很清静悠闲。而大地上的小草已长成一片又一片的小野花,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视线从高处落到低处,写出夏天小花园清幽寂静的特点。
冬天的小花园,银装素裹。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旋儿,跳着华尔兹,慢慢落于地中。孩子们的笑声响彻云霄,他们拿着雪球互相扔着,跑着跳着,多么天真无邪呀!棕色的树干依旧挺立,孩子们的笑声依旧不停,而我,也在这漫天飞舞的雪中,进入梦乡……
窗外的小花园,窗外的四季。
通过用词的变化透露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融情于景。
活动小结
多多观察
结合写作技巧
注意积累
写出自己的情感
作业布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