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义务教育新教材内容解读
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2024)
演讲人:
时间:
前 言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到:“根据《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
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
修订教材的必要性和依据,强调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修订,教材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已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2025年秋季学
期八年级新教材继续投入使用。
为更好地帮助熟悉2025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
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01
目录结构对比
02
整体重要变化
03
变化要点解读
04
各章节具体变化
05
各章节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对比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一 单 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01《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0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03《“飞天”凌空》 04《一着惊海天》 0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任务二 新闻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口语交际 讲述 任务一 新闻阅读:
01《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02《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0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04《“飞天”凌空》
05《一着惊海天》
06《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任务二 新闻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删 除
新 增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二 单 元 阅读: 06《藤野先生》 07《回忆我的母亲》 08*《列夫﹒托尔斯泰》 09*《美丽的颜色》 写作:学写传记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阅读:
07《藤野先生》
08《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0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10*《美丽的颜色》
阅读综合实践
写作:学写传记
整本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调 出
调 出
新 增
调 入
新 增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三 单 元 阅读: 10 三峡/郦道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2* 与朱元思书/吴均 13 唐诗五首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阅读:
11 三峡/郦道元
12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3* 与朱元思书/吴均
14 唐诗五首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阅读综合实践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
课外古诗词诵读
调 入
调 出
新 增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四 单 元 阅读: 14 背影/朱自清 15 白杨礼赞/茅盾 16*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17* 昆明的雨/汪曾祺 写作: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 我的互联网生活 阅读:
15 背影/朱自清
16 白杨礼赞/茅盾
17*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18* 昆明的雨/汪曾祺
阅读综合实践
写作:语言要连贯
整本书阅读: 《红岩》
删 除
新 增
新 增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五 单 元 阅读: 18 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19 苏州园林/叶圣陶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 21* 蝉/法布尔 22* 梦回繁华/毛宁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阅读:
19 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20 苏州园林/叶圣陶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
22* 梦回繁华/毛宁
阅读综合实践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专题学习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删 除
删 除
调 入
新 增
目录结构对比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第 六单 元 阅读: 23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 愚公移山《列子》 25*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6 诗词五首 写作 表达要得体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外古诗词诵读 阅读:
23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 愚公移山《列子》
25*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6 诗词五首
阅读综合实践
写作 表达要得体
课外古诗词诵读
新 增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整体重要变化
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部分具有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的课文,同时保留了经典篇目,进一步优化了单元结构和教学内容,更贴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简化
优化
新课标化
删繁就简:
简化一些复杂化了的、过量化了的、不很重要的教材内容。
优化修订:
大到课文篇目调换,小到一个注释词语的修改等。
落实课标修订:
新教材紧扣“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这一核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整体重要变化
1.将原来课后训练“思考与探究”与“积累与拓展”合并为“思考·探究·积累”。这样可以训练就可更为集中一些。
2.将原来的“名著导读”中“精彩选篇”与“自主阅读推荐”删去了。这也许是因为“精彩选篇”是一种多余的安排,“自主阅读推荐”一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二来也许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读”。
原来的“名著导读”版块改为了“整本书阅读”,删去了《长征》《飞向太空港》《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等作品。
八年级语文上册两个整本书阅读篇目为《红星照耀中国》(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和《红岩》。
一、简化
整体重要变化
3.专题学习活动的调整。
将原来第四单元中的“我的互联网生活”删去。将第二单元的“人无信不立”调整到第三单元,将第六单元的“身边的文化遗产”调整到第五单元,在原来的教材中,第1-3单元安排了两个综合性学习板块,第4-6单元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板块。现在,在第1-3单元删去一个综合性学习,这样,期中前后各有一个专题学习活动,在量上更为合适。
4.删除“口语交际”版块。
因为新修订的第一单元采取了学习任务群的编排,有了表达交流的内容,于是就不再安排“口语交际”了,所以,原来的“讲述”“复述与转述”两个板块的内容就全部删去了。
一、简化
整体重要变化
部分单元导语的修改;
部分课文替换性的修改;
部分课后“思考·探究·积累”训练题的修改;
部分自读课文旁注的修改;
知识短文所列举的例子的修改;
课文的插图的修改;
作文训练主题优化的修改。
二、优化
整体重要变化
二、优化
第一单元活动任务单
旧版: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经常接触新闻,注意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吗 知道新闻作品的采编过程是怎样的吗 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试着写一写新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对新闻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一单元活动任务单
新版: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它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记录着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本单元,我们将跟着新闻作品重回历史现场,触摸时代脉搏;了解常见新闻体裁及其特点,关注不同媒介在表达方面的差异;还将体验新闻的采访过程,试着撰写新闻稿、编辑制作报纸页面、新闻网页等。
整体重要变化
二、优化
名称 名著导读 整本书阅读
主题 纪实作品的阅读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阅读任务一 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为革命者写小传
阅读任务二 关于长征 制作“长征”图册
阅读任务三 信仰与精神 举行读书分享会
红星照耀中国
整体重要变化
三、新课标化
1.将“名著阅读”改为“整本书阅读”。
这个修订主要是为了与课程标准的概念表述一致起来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体现,是“新课标化”的表现。
2.增加“阅读综合实践”内容。
新修订的八上语文教材,除第一单元明显地以学习任务群编排之外,后五个单元都像七年级新教材一样,增设了“阅读综合实践”。这是“新课标化”的修订。新课标提出要倡导大单元教学,要实施学习任务群,要有情境设置,要有任务驱动等,那么,作为上联课标、下联课堂的教材如何落实课标的这些精神从而为一线教学搭建通道呢?新教材创造性地在每个单元后编制了“阅读综合实践”,这是从教材层面促进一线课堂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凭借。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变化要点解读
2025年秋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选文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增的选文涵盖了不同的文体和主题,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新增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文,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一文,展现了科学家南仁东的卓越贡献,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从七年级调整过来的《回忆鲁迅先生》捕捉鲁迅先生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这些新选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素材,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同时,一些经典选文的保留和调整,也使得教材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一、教材选文变化情况
变化要点解读
二、教材写作实践变化
旧 版 新 版
学写传记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其写一篇小传。 学校拟编辑一部《中华英杰人物谱》,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选择自己崇敬或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小传。
学习 描写景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中国大地到处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自拟题目,描写此地的风景,不少于500字。
语言 要连贯 你做过饭吗 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 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自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的常见做法。请就你某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说明事物要 抓住特征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农用无人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数字支付……现实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写一篇说明性文章,向家中的老人介绍这一产品或应用。
表达 要得体 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学校所在的街道拟于近期开展一次主题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宣传活动,需要社区各单位和居民配合。校学生会委托你所在的班级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变化要点解读
2025年秋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加强了革命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革命英雄的事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比如,《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文,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一文,展现了科学家南仁东的卓越贡献,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红岩》,以“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为主题,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教材中的革命教育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英雄的伟大和崇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和进取心,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教材的革命教育内容
变化要点解读
1.聚焦核心素养,以文化人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提升审美和思维品质。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这些素养。
对于新增的文章,需要深入研究其教学价值,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而对于删减的文章,也要反思过去教学中的得失,思考如何将其蕴含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中。
四、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思考
变化要点解读
2. 注重情境价值,贯穿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重要概念,它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织与呈现形式,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要求将学习置于一定的情境中,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新增的“阅读综合实践”版块,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阅读探究能力。这就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以适应教材的变化。
四、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思考
变化要点解读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加强能力培养
教材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如新增的阅读综合实践板块、专题学习活动以及活动探究单元,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例如,采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活动中落实新课标的任务群要求。
四、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思考
变化要点解读
4.整合教学资源,落实“大单元”任务
教材的变化可能导致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将分散在不同单元和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崔允漷教授提出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大格局,要围绕教学任务构建“大主题”,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确立学习目标,创设情境任务。这就意味着情境创设必须落实在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与功能。
鼓励开展跨学科学习,要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思考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1.篇目:新增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文,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删除”口语交际 讲述“版块。
2.任务:任务一增加”探究不同媒体是怎样报道新闻的“,任务三增加”选择适合的媒介发布“。
3.内容:新闻采访部分,采访提纲示例由”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对一些医护人员的专访“替换为”从教二十多年深受学生爱戴的李老师的专访“。
第一单元:活动探究
章节具体变化
第一单元
旧版
章节具体变化
第一单元
旧版
新版
章节具体变化
1.篇目:新增了《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一文,调入原七下《回忆鲁迅先生》。删除《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两文。原第三单元《红星照耀中国》调整到本单元。
第二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旧版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第二单元
2.单元提示:新版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心怀景仰,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学习本单元的回忆性散文和传记,要了解文中人物的经历与品格,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精神境界。要把握文章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还要注意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章节具体变化
第二单元
3.具体内容:
(1)《藤野先生》课后习题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二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
(2)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版块,①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②探究细节如何表现人物;③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写传记“写作实践三: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其写一篇小传。(各学科的学习,都会涉及一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促进了文明a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学校拟编辑一部《中华英杰人物谱》,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选择自己崇敬或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小传。)
章节具体变化
第二单元
4.整本书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调入本单元后,主题由纪实作品的阅读改为”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2)删除了”自主推荐阅读“《长征》《飞向太空港》。
(3)整本书阅读任务由:“①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②关于长征、③信仰与精神”更改为:①为革命者写小传、②制作“长征”图册、③举行读书分享会。)
章节具体变化
1.篇目:
本单元阅读篇目上没有明显变化,调入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改名为”专题学习活动“。原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调整到第二单元,更名为”整本书阅读“。
第三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旧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新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感受文言之美。要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韵律,并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领略山川风物之灵秀,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第三单元
3.具体内容:
(1)《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三,删除《河中石兽》中的例句。
(2)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版块,①谈谈自己对情与景关系的理解;②编辑本单元的“文画合璧卷”;③诵读品味文言句式,感受文言之美。
(3)”学习描写景物“写作实践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水光潋滟的江河湖泊,巍峨壮观的山岳峰峦--中国大地到处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自拟题目,描写此地的风景,不少于500字。)
章节具体变化
第三单元
(4)《人无信不立》思考探究和网络诚信事例调换为”网络诚信“材料。
章节具体变化
1.篇目:
本单元阅读篇目上没有明显变化,调入原七下名著导读《红岩》,更名为”整本书阅读“。
第四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旧版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第四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新版
散文“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朱自清)。本单元所选的散文,或记事写人,或托物言志,或畅谈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表达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本单元,要在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特点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作品借助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要理解、领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交流审美感受,提升审美能力。
第四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第四单元
3.具体内容:
(1)删除《背影》《白杨礼赞》课后第五题”积累拓展“。
(2)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版块,①散文中形象的特点和作用;②学习比较阅读;③体会本单元课文中”叹号“的表达效果。
(3)”语言要连贯“增加下面内容:此外,要做到语言连贯,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下笔前,最好先有个提纲或打好腹稿;下笔时,应当一气呵成,避免断断续续;写完后,要自己多读几遍,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当的要调整,这样修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保持整体的连贯性。
章节具体变化
第四单元
(4)”语言要连贯“写作实践三修改:你做过饭吗 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 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自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的常见做法。请就你某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5)”整本书阅读“《红岩》:阅读这本红色经典作品,让我们一起学习共产党人“在烈火中永生”的光辉事迹,倾听英雄们散发着理想光芒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感受先烈们不畏艰险无惧牺牲的革命情怀。在感动之余也要思考: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章节具体变化
1.篇目:本单元篇目上删除了自读课文《蝉》、“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推荐书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调入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改名为”专题学习活动“。
第五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旧版
阅读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说明重要纪念性建筑的文章,又可以引导我们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筑牢思想之基。而有关动物的文章,则引导我们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第五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新版
如虹卧波的中国石拱桥,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宛如乐章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记录着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阅读本单元的说明性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建筑、绘画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学习本单元,要提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第五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单元
3.具体内容:
(1)删除课后”积累拓展“《中国石拱桥》第五题,《白杨礼赞》第四题。
(2)自读课文《梦回繁华》文后“阅读提示”进行了精简。
(3)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版块,①梳理本单元课文如何突出对象特征;②比较阅读,撰写介绍文字;③分析说明文段内句间关系。
(3)”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实践三修改:农用无人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数字支付……现实生活中的科技新二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性文章,向家中的老人介绍这一产品或应用。
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单元
(4)专题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资料三 修改插入《研究性修缮助力长城保护》(节选)后面资料顺次下移。
章节具体变化
1.篇目:本单元篇目上没有大的变化,调出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至第五单元,改名为”专题学习活动“。
第六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旧版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六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2.单元提示:新版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这些品格与志趣又当如何砥砺与坚守?本单元的古诗文,或以容智雄辩纵论人生的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都可以在立身处世、涵养德行方面给我们以教益。
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感情,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第六单元
章节具体变化
第六单元
3.具体内容:
(1)删除课后”积累拓展“《愚公移山》第五题。
(2)增加了”阅读综合实践“版块,①讨论当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②积累古今异义词;③归纳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3)”表达要得体“写作实践三修改:学校所在的街道拟于近期开展一次主题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宣传活动,需要社区各单位和居民配合。校学生会委托你所在的班级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节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主题 任务一 阅读与探讨 第 一 单 元 新 闻 活 动 探 究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消息二则》 2课时 ①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②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探究不同媒体是怎样报道新闻的,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课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课时 《“飞天”凌空》 1课时 《一着惊海天》 1课时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课时 任务二:新闻采访 1课时 ①热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②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并整理新闻素材。
任务三:新闻写作 2课时 ①必做任务:每位同学写一则消息;②自选任务: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③拓展任务:编辑制作报纸页面或新闻网页等,选择适合的媒介发布。
章节教学安排
第二单元
主题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第 二 单 元 传 记 回 忆 散 文 《藤野先生》 2课时 学习本单元的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经历与品格,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精神境界。
把握文章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
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回忆鲁迅先生》 2课时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1课时 《美丽的颜色》 1课时 写作 2课时 学写传记
阅读综合实践 1课时 ①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②探究细节如何表现人物;
③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整本书阅读 2课时 《红星照耀中国》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章节教学安排
第三单元
主题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第 三 单 元 写 景 类 古 诗 文 《三峡》 2课时 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感受文言之美。
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韵律,并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领略山川风物之灵秀,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短文两篇》 2课时 《与朱元思书》 1课时 《唐诗五首》 2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1课时 写作 2课时 学习描写景物
专题学习活动 1课时 人无信不立
阅读综合实践 1课时 ①理解情与景的关系;②编辑本单元的“文画合璧卷”;
③诵读品味文言句式,感受文言之美。
章节教学安排
第四单元
主题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第 四 单 元 不 同 类 型 散 文 《背影》 2课时 在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特点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作品借助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
理解、领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交流审美感受,提升审美能力。
《白杨礼赞》 2课时 《散文二篇》 1课时 《昆明的雨》 1课时 写作 2课时 语言要连贯
阅读综合实践 1课时 ①散文中形象的特点和作用;②学习比较阅读;③体会本单元课文中”叹号“的表达效果。
整本书阅读 2课时 《红岩》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章节教学安排
第五单元
主题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第 五 单 元 事 物 说 明 文 《中国石拱桥》 2课时 提取主要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
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苏州园林》 2课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课时 《梦回繁华》 1课时 写作 2课时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专题学习活动 1课时 身边的文化遗产
阅读综合实践 1课时 ①梳理本单元课文如何突出对象特征;②比较阅读,撰写介绍文字;③分析说明文段内句间关系。
章节教学安排
第六单元
主题 课文目录 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第 六 单 元 情 志 类 古 诗 文 《孟子三章》 3课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愚公移山》 2课时 《周亚夫军细柳》 1课时 《诗词五首》 2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1课时 写作 2课时 表达要得体
阅读综合实践 1课时 ①讨论当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②积累古今异义词;③归纳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感谢观看
义务教育新教材内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