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梯度训练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梯度训练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2 07: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红岩》梯度训练2
1.下面文字选自小说《红岩》。请依据语境,完成填空。(5分)
“我在干什么?”一种自责的情绪,突然涌上悲痛的心头。
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自己负担着党委托的任务!不!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咬紧嘴唇,向旁边流动的人群扫了一眼,勉强整理了一下淋湿的头巾,低声地,但却非常有力地对华为说:
“走吧,不进城了。”
她接过行李卷,挥了挥手,叫华为快走。可是自己却站着不动,她再一次抬起头来,凝望着雨雾蒙蒙的城楼……
她终于离开了人群,默默地朝华为走过的方向走去,赶上了他。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时,她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用另外一个称呼替换语段中的“她”,这个称呼是:________。结合原作品来看,语段中的她“凝望城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画线句,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出“她”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江姐 城楼上有丈夫的头颅被示众 坚毅刚强,顾全大局
2.阅读出自《红岩》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1)A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选段中的“A”是谁?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文段表现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3分)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了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
(1)(3分)许云峰。 大义凛然、英勇无畏、意志顽强、信念坚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3分)通过对小萝卜头放虫子这一事件的刻画,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自由,对解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的心理。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李青竹低下头,亲了亲酣睡在身边的“监狱之花”。她仰起头来,拖着断腿,迎向江姐。她们并肩走向牢门。到了门口,她们又停下来,回头向牢房内看了一眼。熟悉的牢房,一张小小的条桌,一排干净的碗筷,墙头挂着一块破镜……一张张激动níng泪的战友的脸。
“同志们,再见!”
“江姐!李……”
人们红肿的眼睛,流露着深沉的悲痛,几个战友猛然清醒过来,向江姐她们扑了过去。
再一次告别了同志们,江姐转身跨出牢门。她看见李青竹站在走廊上,特务递给了她一根手杖,她那苍白的脸上,忽然浮起一阵愤激的红晕。
“我自己能走。”她将手杖一扔,怒声呵斥着。
江姐上前两步,扶着jué强地移动断腿的战友。她们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酣( )睡 níng( )泪 红晕( ) jué( )强
(2)文中画线句与前后句子的句式不统一,请你加以变换,使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3分)
墙头挂着一块破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杨益言创作的《_______》,是江姐和李青竹就义前的情景。(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监狱之花”是谁给牺牲的革命者遗下的女婴起的名字?②特务以什么样的无耻借口从监狱中带走江姐和李青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分)
(1)(4分)hān 凝 yùn 倔
(2)(3分)一块挂在墙头的破镜。
(3)(2分)罗广斌 红岩
(4)(3分)①许云峰。 ②借口把江姐和李青竹转移到白公馆。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A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A领着解放军来啦!”
B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B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
(1)文段选自《红岩》这本书,文中的A是________,B是________。(2分)
(2)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
(1)(2分)A是华子良 B是齐晓轩
(2)(4分)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石头一样。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尽管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它仍然是激励我们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仍然是当代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宝贵资源。
5.名著阅读。(8分)
(1)根据《红岩》情节填空。(5分)
《红岩》是一部用烈士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作者以昂扬的激情和壮美的色彩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英雄群像:面对毒刑,①______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成岗面对徐鹏飞的利诱愤然写下《②____________》“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华子良为了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采取③_________的办法麻痹看守的特务,为越狱计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2)在《红岩》中,渣滓洞监狱战友绝食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分)
(1)(5分)江姐 我的“自白书” 装疯卖傻 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
(2)(3分)在保护水源(水坑)的斗争中,龙光华被特务毒打,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全体战友向特务提出悼念龙光华及其改善待遇等要求被拒绝。
6.名著阅读。(10分)
(1)“这个少女已经不再是咿咿呀呀的乳雏,她已成长为一只练羽的海燕,只待一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雨!”说的是《红岩》中的谁?( )(3分)
A.成瑶 B.孙明霞 C.李青竹 D.监狱之花
(2)“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地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A——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选段中的“A”是_______(人名),她是由于_______的出卖被捕入狱、并经受了“竹签钉进十指”的毒刑。她遭受酷刑时表现出的_________性格特点。(4分)
(3)请简述渣滓洞中珍贵的“五星红旗”的来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分)
(1)(3分)A
(2)(4分)江姐 甫志高 坚强不屈
(3)(3分)这面“五星红旗”是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江姐和战友们在“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的一面残留弹孔、血迹的红旗上,用李青竹同志的针和线缝制了一面珍贵的五星红旗。
7、名著阅读。(10分)
【材料一】①渣滓洞上乌云稠,门外来了老伙夫,脚步慌乱匆匆走,为啥泪水往下流?为啥说话声音抖?敌人就要开牢房,要对江姐下毒手。
②明霞急得冒火星,离开江姐怎么行?要向支部来请求,提前越狱快行动。江姐拦住孙明霞,不能打乱原计划。个人安危事情小,集体越狱事情大。
③牢房里,卷怒潮。仇恨烈火遍地烧。敌人要杀江雪琴,难友怒吼起狂飙。江姐告别众难友,“青山到处埋忠骨,劝君莫把眼泪抛。黎明之前身死去,脸不变色心不跳。满天朝霞照着我,胸中万杆红旗飘。”
④江姐把红旗交难友:“请代我向党做汇报。说我永远是党女儿,心和母亲连一道。到明天山城解放红日照,代我向同志来问好。”
【材料二】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1)阅读材料一,江姐被敌人押赴刑场前做了三件事,请你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可知,材料二中“转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而“不祥的预感”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话是江姐对自己说的,也是对革命者说的,表明了江姐怎样的革命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0分)
(1)(3分)①拦住向支部请求提前越狱的孙明霞;②告别众难友;③把红旗交给难友。
(2)(4分)江姐将被杀害,同志们有了江姐不是被真正转移,而是被杀害的预感。
(3)(3分)示例:表明了江姐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