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三峡(第2课时) 授课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三峡(第2课时) 授课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4: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1 三峡
语 文
RJ
8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课前资料
作者简介/知识链接/字词梳理
学习目标
朗读/疏通文意/重点积累/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思维导图
01
02
03
04
1.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3.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文体特点,体会其语言美。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本文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3.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目标
作者抓住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哪些特征进行描绘的?请填写下表。
整体感知
段落 季节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征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连绵、高耸
夏季

汹涌、迅疾
春冬
水、山、柏
清幽、秀丽

水、猿
凄异、哀转
四季
1.朗读有关山的语句,分析作者采用什么写法表现山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描写三峡山的连绵;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突出三峡山的高峻;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突出三峡山的高峻。
细读分析
三峡之山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与“乘奔御风”对比,突出船行之快,表现水势之大。
细读分析
三峡之水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手法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细读分析
三峡之水
4.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细读分析
三峡之水




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
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
春冬
寒、肃、凄、哀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







5.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波:回
影:倒 山: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细读分析
三峡之春冬之景
6.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细读分析
三峡之秋景
7.第4段中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第4段中引用渔歌,一言峡长,一言声哀,直接寓情于景,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三峡山高、岭密、峡窄、水长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三峡秋景的特征,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细读分析
三峡之秋景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情感。
深入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即为下文做了铺垫。山高,水的落差才大,水速自然迅疾。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因为夏季的水的特点最为突出,水流湍急,水势凶险,作者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的气势一脉相承。春冬时三峡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让人心生萧瑟之感。这也是按照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写的。
深入探究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写水为什么不按春秋冬的顺序来写
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
“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深入探究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品味语言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深入探究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品味语言
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深入探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品味语言
知识链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即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6月1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例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参观。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拓展延伸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2.把《三峡》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古诗词中的三峡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慕幽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李白
知识链接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