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5 白杨礼赞
第一课时
语 文
RJ
8年级上册
课前资料
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知识链接字词梳理
学习目标
朗读/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思维导图
01
02
03
04
1.朗读课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
2.理解烘托、对比、抑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作品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的风韵
新课导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松的雄姿
新课导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的气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白杨树的风骨
白 杨 礼 赞
崇敬和赞美
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作者表达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茅 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杰出作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开垦 倦怠 婆娑
虬枝 秀颀 鄙视
靠拢 耸立 倔强
qí
kěn
dài
lǒng
字词梳理
字音字形
suō
qiú
bǐ
sǒng
jiàng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旁逸斜出 不折不挠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qián
ǒu
dǐ
字词梳理
字音字形
yì
náo
yān
仿佛。
宛然
美而高。
秀颀
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傲然
指白杨树的魁梧,高大。
伟岸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婆娑
字词梳理
词语释义
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恹恹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妙手偶得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坦荡如砥
暗暗地生长。
潜滋暗长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旁逸斜出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不折不挠
字词梳理
词语释义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纵横决荡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礼赞”的关键句子。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发现,作者“礼赞”白杨,赞的是它的“不平凡”。
细读分析
1.联系上下文朗读关键句,思考:从“实在是不平凡的”到“决不是平凡的”,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差异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自豪
赞叹
坚定
理性
细读分析
2.四个关键句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串联在了一起。请研读每个关键句子所引领的内容,思考: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何处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的生长环境不平凡一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
白杨树的外形不平凡一一笔直 、向上、倔强挺立。
白杨树的精神不平凡一一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白杨树象征的人物不平凡一一象征着质朴、坚强、力求上进、团结一心、守卫家乡的北方农民。
细读分析
3.作者所赞美的北方农民,指的是哪一群人
背景链接:
从1940年5月起,作者茅盾在延安生活了5个月,他耳闻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这看到了中华民族光明的前途,因此在1941 年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笔下挺拔向上、极普通却不平凡的白杨树与作者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因此,作者所赞颂的北方农民,指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的广大抗日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