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授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授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3: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0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语 文
RJ
8年级上册
课前资料
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梳理/知识链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思维导图
01
02
03
04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让我们了解到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和如何围绕特征展开说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
新课导入
细读分析
3.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5自然段的内容。
细读分析
(2)第5自然段的哪些语句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一特征
如“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细读分析
(3)第5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栽种的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举例子
打比方
摹状貌
以古藤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栽种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一把枯藤的枝千比作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枝着眼于画意。
描摹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园林的景观。
细读分析
3.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6自然段的内容。
细读分析
(2)苏州园林是怎样做到近景远景层次丰富的
利用花墙、廊子或者镜子来增加园林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细读分析
(3)应该怎样理解“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句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
细读分析
(4)第6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层次丰富的特点
举例子——用装一面大镜子的例子,更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园林的层次感。
细读分析
4.默读第7-9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7自然段
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
第8自然段
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美。
第9自然段
苏州园林建筑的色彩美。
深入探究
1.大家回忆一下所分析的各段落内容,第3—6自然段和第7—9自然段的说明有何异同
相同点
都是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特征展开说明。
不同点
第3—6自然段的说明更详细,说明的内容更重要。
第7—9自然段比较简略,说明的内容较次要。
深入探究
2.第3—9自然段与第1、2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两段为下文列出总纲,下文各段内容则与其相呼应。
深入探究
3.本文使用的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深入探究
4.这篇文章为什么要采用逻辑顺序来展开说明 全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和顺序展开说明的?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说明,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进行说明。这样看来,全文是按照“整体——局部——细部” 的结构,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深入探究
5.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除了我们刚刚分析过的“标本”、“图案画”与“美术画”、“技术”与“艺术”,还有什么语言值得我们欣赏 请找出来和大家分享,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例1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例2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深入探究
“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是设计者坚定的追求。
例3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旨在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例4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不排除有不对称的房子。
例5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渠。
深入探究
“往往”表示大部分,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例6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是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表示可能有个别是用彩绘的。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依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②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文。
③根据说明特点,可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
知识链接
说明文的分类
通过本文我们知道,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同部,甚至是每一处细节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复用图画作比,以及运用多种其他说明方法,按照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就是要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这再次提醒我们阅读说明文,一定要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阅读《红楼梦》第十七回,注意其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有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
2.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抓住主要特征,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有条理地围绕中心进行说明。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