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愚公移山(第2课时)授课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愚公移山(第2课时)授课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3: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4 愚公移山
第二课时
语 文
RJ
8年级上册
课前资料
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积累/朗读/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思维导图
01
02
03
04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2.反复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探究质疑,理解寓意。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细读分析
读愚公
1.从何处可见愚公之“愚” 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同时积累文言词语。
从“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可知,愚公已将近九十岁,年老力衰,想要移山真是天方夜谭! (且:将近)
示例:从“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可知,想要移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这种想法太愚蠢了! (方:方圆)
从“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可知,这些可投土石的地方路途遥远,难于实现。(诸:之于)
细读分析
读愚公
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可知,参与移山的只有愚公、三个子孙、一个小孩,总共五人,人少力微,工具简陋,如此移山,愚蠢至极。(遂:于是;荷:扛;叩:敲、打;垦:挖;箕畚:用箕畚,这里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于:到;始:才、刚;龀:换牙)
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可知,运输土石耗时长,移山进度慢。(易: 更替;反:同“返”,往返)
细读分析
读愚公
2.从何处可见愚公之“不愚” 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同时积累文言词语。
示例: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知,深受交通阻塞苦的并非只有愚公一人,而是所有“面山而居”之人的共同感受,移山能造福百姓,可见愚公胸怀广阔,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从“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可知,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旨在充分调动家人积极性,而且愚公移山的目的非常明确,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室: 家;谋:商量;汝:你们;毕:尽、全;指:直)
细读分析
读愚公
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见其目光长远。(虽:即使;穷匮:穷尽;苦:愁)
从“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可知,从结果来看,愚公达成了移山的目的。(陇: 同“垄”,高地;断:隔绝)
细读分析
读作者
3.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
首先,以一对反义词命名形成鲜明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增加了讽刺的效果: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
“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1.定义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知识链接
寓言
2.特点
(1)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知识链接
寓言
拓展延伸
读寓言
你认为这篇寓言故事有何思想意义 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毛主席曾引用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把人民比作天帝,指出:“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
拓展延伸
读寓言
例 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坚持斗争,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愚公精神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可以给予人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和意义。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是把奇特的钥匙,它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启迪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我们要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险、敢想敢干、坚持到底,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课堂小结
1.归纳、积累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
布置作业
思维导图
愚公移山
衬托
天神惊惧
天帝感动
对比
愚公:胸怀大志,信念坚定——不愚
家人支持
妻子关爱
遗男相助
智叟:鼠目寸光,自以为是——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