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仰望星空,逐梦九天,承载千年飞天梦;神舟遨游,圆梦太空,激励民族复兴志。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让全体中华儿女欢欣鼓舞、精神振奋,那份激动与自豪的情感深深驻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奋斗征程波 壮阔,伟大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砥 前行。
请你给班长标注的加点字注音。
(1)承载( ) (2)驻留( )
2、请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汉字,将发言稿中的两个词语补充完整。
(1)波______壮阔 (2)砥______前行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970 年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甲】艰苦奋斗的精神,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一首《东方红》乐曲响彻神州,震动世界, 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纪元的开端。
五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精神也在载人航天等工程中得到丰富【乙】无数航天工作者在铭记与传承中逐梦、圆梦。一箭三星、太空行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丙】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离不开几代航天人、几十万航天大军的不断探索与顽强拼搏。航天三大精神【丁】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3.小宁斟酌了语段中【甲】【乙】【丙】【丁】四处要填入的标点符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处填顿号,因为“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是并列词语。
B. 【乙】处填句号,因为至“得到丰富”,该句语意完整,可以结束。
C. 【丙】处填省略号,因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还有许多,并没有列举完。
D. 【丁】处填冒号,因为后面的内容是对“航天三大精神”的解释说明。
4.小金发现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不确定语段中加点的短语的结构类型,“蓬勃发展”属于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不会引用诗句,不会使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只会用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使用语言的现状。
①大部分网络流行语活有趣,结构简单;然而这种语言也存在明显不足,就是缺乏对细节的描摹,忽略人的细致感受。
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偶尔用用倒还可以,但使用频率太高,便可能是思维懒情的征兆了。
③这一现状,与网络语言的流行密切相关。
④比如,面对大好春光只说个“赞”,就意味着省略了对春暖花开的细致感受;在键盘上随手敲出一串“哈哈哈”,就意味着放弃了对喜悦的贴切表达。
语言不只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具体呈现。我们选择了 A ,也就等于选择了简单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和 B ,如果都变得越来越简单,就应该警惕起来了。
(摘编自江丹《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说点什么》)
6.调整①到④的顺序,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文段。
7.在A、B两处分别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文段语意完整。
8.小玮准备拟写一副对联来歌颂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他已写出下联,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出上联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脚步不息!如今,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必将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上联:
下联:北斗环宇,五星红旗耀太空
请将下列语段在不改变原意和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压缩在60字以内
这一刻,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指令长聂海胜激动地向地面报告:“神舟十二号报告,已进入天和核心舱。我们感觉良好!”刘伯明和汤洪波也依次报告。宽敞明亮的舱内,各种设备运行正常。透过舷窗,蔚蓝的地球和深邃的宇宙尽收眼底。这里,将成为他们在太空的新“家”。……进驻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节选 :
(描述航天员打开节点舱舱门,进入核心舱的场景)……这一刻,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指令长聂海胜激动地向地面报告:“神舟十二号报告,已进入天和核心舱。我们感觉良好!”刘伯明和汤洪波也依次报告。宽敞明亮的舱内,各种设备运行正常。透过舷窗,蔚蓝的地球和深邃的宇宙尽收眼底。这里,将成为他们在太空的新“家”。……进驻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它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10、航天员进入核心舱后,向地面报告了什么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
11、文中提到核心舱成为航天员的“家”,这个“家”字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含义?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12、文中划线句子(“进驻空间站……磅礴力量”)在全文结构上和内容表达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13、从节选文字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或叙述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至少写出两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历史那么远,却又那么近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纪实的魅力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斯诺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新闻记者!
①他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
②书中,斯诺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评价,从而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③这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
闪耀的精神
纪实作品记录的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让人了解那些远去的岁月,洞察历史真相。这些历史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红色革命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很远,却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舞,书中无数先辈的优秀品质时时激励着我们前行。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纪实的魅力”中对《红星照耀中国》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15、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列举一位书中的人物,分析其精神品质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将“闪耀的精神”板块的内容补写完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 年9 月17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成功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这标志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设备运行测试,望远镜设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已经可以开展天文观测研究。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18 年3 月1 日启动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海拔420 0 米的赛什腾山天文台址,距离茫崖市冷湖镇区约70 千米。冷湖镇赛什腾山天文台址年均晴夜数多、夜天光背景亮度低、视宁度优良、空气中尘埃含量少,是国内近期发现的优秀光学天文观测台址。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宋国人,他曾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他因在光学、几何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被当代中国科学家奉为“祖师爷”。以“墨子”命名我国的巡天望远镜,是对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致敬。
(选自“每日经济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一座主镜口径为2. 5 米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采用国际先进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可实现3 度视场范围内均匀高像质和极低像场畸变成像,配备7. 65 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具备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的特点。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郑宪忠说,墨子巡天望远镜的镜筒比较长,这样杂散光少。另一方面,它的主焦相机带来的挡光面积小,相比同等口径的望远镜,灵敏度相对更高。它一晚上可以采集近60 0 0 平方度天区的图像,三个晚上就可以采集接近巡天整个北天两万平方度天区的数据,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巡天观测设备。
此外,郑宪忠还说,望远镜系统在光学设计、探测器大靶面拼接和低温电子学、主动光学控制等方面,实现了国内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突破,比肩国际最先进的同类观测设备,具备能够正式开展科学观测的条件。
正式投入观测后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将通过获取高精度位置和多波段亮度观测数据,监测移动天体和光变天体,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有望在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等高能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普查、银河系结构和暗物质本质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原创成果。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四:身处科技前沿,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们与“国之重器”并肩作战,潜心研究攻关。青海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40 0 0 米,墨子巡天望远镜便坐落于此,凭借它可捕捉记录到以往难以观测到的天体。但这里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几乎没有树木生长,被誉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年轻的工程师李生学参与了这一科学装置的建设、运维全过程,每天他和团队都要驱车近百千米,经过海拔20 0 0 米的高差进行设备调试。
面对恶劣的环境,小李选择用青春坚守。时域光学天文观测通常需要在暗夜环境下进行,自从试观测以来,他和同事们目前已经在一个个深夜完成了上百个天区的观测,获得了上万张高清天体图像。观测基地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李生学和团队成员都选择了坚守。对于墨子巡天望远镜来说,只有通过多次的性能测试,才能实现最优的观测质量,而这也是大伙儿“追星”之旅的开始。
(选自“央视网”,有删改)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巡天望远镜主镜口径为2. 5 米,采用国际先进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是灵敏度相对较高的望远镜。
B.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是我国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
C. 墨子巡天望远镜实现了国内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突破,比肩国际最先进的同类观测设备,具备能够正式开展科学观测的条件。
D. 墨子巡天望远镜于2018 年3 月1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启动联合研制,于2023 年9 月17 日正式启用。
18、墨子巡天望远镜从建设之初到正式投入观测,离不开一群年轻的“追星者”。请你结合材料四,为这群“追星者”写一段赞美词。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平”号成功坠毁
中央电视台3月23日消息 ①莫斯科时间今天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 A (宣布、宣告),“和平”号所有残片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坠毁“和平”号的工作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②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北京时间13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在与大气层猛烈摩擦的过程中,“和平”号燃起熊火。莫斯科时间8时59分49秒(北京时间1 3时59分49秒),“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纬44.4度、西经150.0度的南太平洋海域,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23秒后,莫斯科时间 时 分 秒(北京时间 时 分 秒),“和平”号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③“和平”号的坠毁过程都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从莫斯科时间今天凌晨3时31分59秒(北京时间8时31分59秒)开始,控制中心分别向“和平”号发出三次制动信号。从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第一次制动信息到“和平”号 B (坠毁、坠落),前后 不到6个小时。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平”号最后以这种干净利索的方式结束了它光辉的C (一生、一身)。
④“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九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⑤在太空飞行的15年间,“和平”号共接纳了28个长期基本考察组和30个国际考察组,共108名来自12个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这些宇航员共完成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通过这些计划和 D (实验、试验),人类熟练掌握了太空舱建造、发射和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太空生命保障技术,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医学、生物工程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
⑥人类在“和平”号上所获得的丰厚知识财富将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未来的星际载人航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平”号的15年风雨历程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19.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主体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则消息的第②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课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时间是________, 。
22.在序号处填入适当的词语。
A处:________ B处:________ C处:________ D处:________
23.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平”号最后以这种干净利索的方式结束了它光辉的历程。课文是如何说明“和平”号“光辉的历程”的?
答案
1、(1)zài (2)zhù 2.(1)澜 (2)砺 3.D 4.删去“的开端”。 5.偏正短语 6.③①④② 7.A.简单的网络流行语 B.简单的思维方式 8.示例:神舟逐梦,中国航天探宇宙 9.示例: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激动报告“感觉良好”。进驻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里程碑,凝聚智慧心血,展现创新力量。
10、报告了他们已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并且身体状态良好 (“感觉良好”)。
11、家”字包含了以下含义:
归属感与自豪感: 这是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象征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航天员身处其中自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安全与舒适: 空间站为航天员提供了长期驻留、生活工作的必要保障,虽然环境特殊,但核心舱“宽敞明亮”、“设备运行正常”,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工作的安全港湾。
情感寄托: 在远离地球的浩瀚太空中,空间站成为航天员心灵的寄托,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基地,带有“家”的温彩。
责任与使命: “家”也意味着守护和建设,航天员在此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和国家使命。
12、结构上: 总结上文/收束上文,点明中国人首次进驻空间站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内容上: 深化主旨,高度评价了进驻空间站的里程碑意义,揭示了其背后凝聚的智慧和力量,升华了文章的思想高度,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成就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展望。
13、示例:无比激动与自豪: 如“激动地报告”、“感觉良好”、“自己的空间站”、“重要里程碑”等词句,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出对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兴奋、喜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对航天事业的赞美与敬意: 如“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表达了对航天工作者辛勤付出和中国科技创新成就的由衷赞美与崇高敬意。
14、B
15、示例:书中记录了红军将领朱德的事迹,他身经百战,始终坚守革命信念,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具有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其精神品质激励着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
16、示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并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
17、B
18、示例: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巡天”,遥看星河,尽凝铸中华豪情。年轻的“追星者”默默坚 守、逐梦苍穹,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如今,他们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致敬每一位为国奉献的民族脊梁。
19.导语第①段,主体是第②~⑥段。
20.时间顺序。
21.9时0分12秒 14时0分12秒
22.宣布 坠毁 一生 实验
23.概括第④~⑥段。(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