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21:21:34

文档简介

第3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的致病机理。
2.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聚焦·学案一 过敏反应
[学案设计]
(一)辨清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和特点
1.概念
    的机体,在再次接触     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2.发生机理
3.特点和预防
(1)特点
①过敏反应有   之分。
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       和     。
(2)主要预防措施:找出    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    。
(二)比较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体液免疫 过敏反应
区别 发生时间 初次及再次接触抗原 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抗体分布 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等体液中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反应结果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作用对象 抗原 过敏原
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情|境|探|究|思|考|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风团且伴有瘙痒,有时还出现关节痛、头痛、疲劳等。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公认的核心环节是皮肤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和其他促炎因子从而诱发过敏反应(如图所示)。
(1)当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引起过敏反应时,图中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原因是什么?
 
 
 
 
(2)组胺会引起皮肤瘙痒、组胺到达头部会引起头痛等症状,产生这些不同生理反应可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根据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示意图推测甲可能的作用机理。
 
 
 
[典例]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花粉过敏是接触过花粉的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产生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粉过敏是由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失调
B 机体再次接触花粉时,花粉会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C.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D.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失调,不受遗传和个体差异影响
尝试解答:选________
[易错提醒] 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
(1)机体只要接触抗原就会发生免疫反应,而过敏反应只有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会发生。
(2)抗原一般指完全抗原,因此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过敏原可能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也可能只有反应原性。
(3)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但异物性不是专指体外物质,而过敏原一定是外源性物质。
(4)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而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
(5)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而抗原对同一物种而言不存在个体差异。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
(2)过敏反应过程中,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
(3)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
(4)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
(5)过敏者可能会出现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
2.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
D.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
3.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都能够使人体迅速发病
C.图中产生的抗体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4.如图表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产生过敏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症状的产生是过敏原同时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
B.机体免疫反应过弱会促使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引发过敏
C.图中的过敏原在不同个体中均会引起过敏反应
D.发生过敏反应时,组织液会增多,发生水肿
聚焦·学案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学案设计]
(一)理清自身免疫病
含义 自身免疫反应对       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实例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 目前许多类型的自身免疫病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是进行         
(二)辨清免疫缺陷病
1.类型
2.实例:艾滋病
(1)病因及预防
病因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        
预防
措施 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发生易感行为后主动检测并积极治疗;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2)知识整合
[典例]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引发的疾病
C.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产生组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D.免疫监视异常不仅会导致肿瘤发生,还可能引起持续的病毒感染
尝试解答:选________
[思维建模] 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某种链球菌的细胞结构与人体心脏瓣膜的细胞结构极其相似,常会导致风湿性
心脏病。(  )
(2)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
(3)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的感染。(  )
(4)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共用剃须刀等不会有感染风险。(  )
(5)艾滋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  )
2.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类似艾滋病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B.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HIV抗原是诊断艾滋病患者的重要依据
C.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4.某人患有非节段性白癜风,经查该病是因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下列关于非节段性白癜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缓解该病症状
C.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D.可尝试通过黑素细胞移植治疗该病
5.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免疫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大量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受损。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GC)抑制患者免疫应答进行治疗。如图是糖皮质激素影响T细胞功能的一种机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IL-2、IL-10对免疫应答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B.GC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免疫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C.临床上过量使用GC时,会产生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
D.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乙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甲组小鼠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并检测到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TSH受体的抗体。从免疫角度分析,Graves病属于哪类疾病?其发病机理是什么?
 
 
 
 
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是什么?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科学家正研究通过用CD4受体修饰红细胞的细胞膜,将HIV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红细胞中,而使其不能增殖。请简要说明其防止HIV增殖的机理。
 
 
三、综合检测反馈
1.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大约2%以上的普通人群和40%~50%的持续性哮喘儿童对猫过敏。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B.过敏原的性质同抗原一样,都是蛋白质
C.对过敏原的检测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抽取待测者的血液进行检测
D.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2.调节性T细胞(Tregs)既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Th)的过度活化,还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药物环孢素会导致Tregs数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reg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免疫自稳功能
B.Th活化后能分泌细胞因子,不能再分裂和分化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Tregs的数量较多
D.注射环孢素能抑制免疫功能,防止免疫过度
3.如图为HIV侵染宿主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其大量增殖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
B.HIV与宿主淋巴细胞表面的CD4蛋白结合附着到宿主细胞,由此推测CD4是一种载体蛋白
C.机体感染后,HIV会刺激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也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
D.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原因是免疫监视功能减弱
4.如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
B.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C.能使B细胞活化的抗原有可能位于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
D.静脉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处发挥作用
第3节 免疫失调
聚焦·学案一
[学案设计]
(一)1.已免疫 相同的抗原 2.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 组胺 增强 增多 3.(1)①快慢 ②遗传倾向 个体差异 (2)过敏原 过敏原
[情境探究思考]
(1)提示:过敏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
(2)提示:皮肤细胞和头部细胞对应的组胺受体类型不同。
(3)提示:抑制组胺的释放或者阻断组胺和皮肤细胞上组胺受体的结合。
[典例] 选C 花粉过敏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失调,A错误;机体再次接触花粉时,花粉会与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B错误,C正确;过敏反应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错误。
[迁移训练]
1.(1)√ (2)× (3)√ (4)× (5)√
2.选D 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A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导致的,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至少第二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直接识别青霉素,D错误。
3.选D 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中发生的是体液免疫,即图中只有体液免疫过程,A错误;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发病有快慢之分,因此不一定都能够使人体迅速发病,B错误;图中产生的抗体会与致敏细胞结合,当再次有过敏原进入机体时,致敏细胞会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C错误;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
4.选D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图中作用于肥大细胞的是再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所以过敏症状的产生不是过敏原同时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A错误;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并非所有个体都会对题图中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发生过敏反应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D正确。
聚焦·学案二
[学案设计]
(一)组织和器官 风湿性心脏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1)辅助性T细胞
[典例] 选B 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A正确;自身免疫病指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B错误;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吸附在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产生组胺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即过敏反应,C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该功能异常不仅会导致肿瘤发生,还可能引起持续的病毒感染,D正确。
[迁移训练]
1.(1)× (2)√ (3)× (4)× (5)×
2.选C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自身免疫病,是由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而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引发的疾病。
3.选B HIV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破坏免疫系统,A正确;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原理,检查血浆中是否存在抗HIV的抗体,可以作为艾滋病检测的重要依据,B错误;艾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C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D正确。
4.选C 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非节段性白癜风是因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则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缓解该病的症状,B正确;该病不属于传染病,没有传染性,C错误;非节段性白癜风患者的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可尝试用黑素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该病,D正确。
5.选B 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GC)抑制患者免疫应答进行治疗,结合图示可知,GC与GR结合后可以抑制IL-2基因的表达而促进IL-10基因的表达,即IL-2、IL-10对免疫应答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A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产生的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而引起的多种组织器官受损,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此GC主要通过抑制体液免疫(减少抗体的产生等)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B错误;据题意可知,GC主要影响T细胞的功能,而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故临床上过量使用GC时,会产生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C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D正确。
随堂小结
二、融通科学思维
1.提示:原因: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甲组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依据:第一次注射提取液A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第二次注射相同的物质给甲组小鼠,甲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符合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
2.提示:自身免疫病;患者产生的TSH受体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过度生长和甲状腺激素异常增多。
3.提示:HIV的侵染导致辅助性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T淋巴细胞被破坏,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不能有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抗体大量减少。
4.提示: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三、综合检测反馈
1.选B 猫唾液中含有过敏原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因此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A正确;过敏原不一定是蛋白质,如空气中的灰尘可能会是过敏原,B错误;过敏反应发生的是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一些组织细胞膜上,血液中也有抗体分布,因此对过敏原的检测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抽取待测者的血液进行检测,C正确;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D正确。
2.选D Treg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免疫监视功能,A错误;Th活化后能分裂、分化,也能分泌细胞因子,B错误;Tregs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Tregs的数量较少,C错误;Tregs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功能,注射环孢素会导致Tregs数量增加,能抑制免疫功能,防止免疫过度,D正确。
3.选B 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病毒的大量增殖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A正确;HIV与宿主淋巴细胞表面的CD4蛋白结合附着到宿主细胞,体现了CD4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由此推测CD4是受体,B错误;机体感染后,HIV会刺激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也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C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原因是免疫监视功能减弱,D正确。
4.选D 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A正确;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属于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据图可知,抗体可攻击甲状腺细胞,所以使B细胞活化的抗原可能位于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C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是定向的,D错误。
9 / 9(共80张PPT)
第3节 免疫失调
1.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的致病机理。
2.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学习目标
聚焦·学案一 过敏反应
聚焦·学案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 缺陷病
课时跟踪检测
目录
随堂小结
聚焦·学案一 过敏反应
(一)辨清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和特点
1.概念
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触___________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学案设计
已免疫
相同的抗原
2.发生机理
道或消化道黏膜
组胺
增强
增多
皮肤、呼吸
3.特点和预防
(1)特点
①过敏反应有_____之分。
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主要预防措施:找出_______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_______。
快慢
遗传倾向
个体差异
过敏原
过敏原
(二)比较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体液免疫 过敏反应
区 别 发生 时间 初次及再次接触抗原 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抗体 分布 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等体液中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反应结果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作用对象 抗原 过敏原
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风团且伴有瘙痒,有时还出现关节痛、头痛、疲劳等。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公认的核心环节是皮肤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和其他促炎因子从而诱发过敏反应(如图所示)。
情境探究思考
(1)当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引起过敏反应时,图中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过敏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
(2)组胺会引起皮肤瘙痒、组胺到达头部会引起头痛等症状,产生这些不同生理反应可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皮肤细胞和头部细胞对应的组胺受体类型不同。
(3)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根据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示意图推测甲可能的作用机理。
提示:抑制组胺的释放或者阻断组胺和皮肤细胞上组胺受体的结合。
[典例]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花粉过敏是接触过花粉的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产生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粉过敏是由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失调
B 机体再次接触花粉时,花粉会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C.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D.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失调,不受遗传和个体差异影响

[解析] 花粉过敏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失调,A错误;机体再次接触花粉时,花粉会与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B错误,C正确;过敏反应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错误。
  [易错提醒]
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
(1)机体只要接触抗原就会发生免疫反应,而过敏反应只有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会发生。
(2)抗原一般指完全抗原,因此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过敏原可能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也可能只有反应原性。
(3)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但异物性不是专指体外物质,而过敏原一定是外源性物质。
(4)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而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
(5)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而抗原对同一物种而言不存在个体差异。
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
(2)过敏反应过程中,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
(3)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
(4)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
(5)过敏者可能会出现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
迁移训练

×

×

2.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
D.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

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A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导致的,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至少第二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直接识别青霉素,D错误。
3.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都能够使人体迅速发病
C.图中产生的抗体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解析: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中发生的是体液免疫,即图中只有体液免疫过程,A错误;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发病有快慢之分,因此不一定都能够使人体迅速发病,B错误;图中产生的抗体会与致敏细胞结合,当再次有过敏原进入机体时,致敏细胞会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C错误;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
4.如图表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产生过敏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症状的产生是过敏原同时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
B.机体免疫反应过弱会促使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引发过敏
C.图中的过敏原在不同个体中均会引起过敏反应
D.发生过敏反应时,组织液会增多,发生水肿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图中作用于肥大细胞的是再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所以过敏症状的产生不是过敏原同时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A错误;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过敏反应具有个体差异,并非所有个体都会对题图中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发生过敏反应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D正确。
聚焦·学案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 缺陷病
(一)理清自身免疫病
学案设计
含义 自身免疫反应对___________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实例 ______________、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 目前许多类型的自身免疫病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和器官
风湿性心脏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辨清免疫缺陷病
1.类型
类型 _______免疫缺陷病 _______免疫缺陷病
含义 由于_____而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由_____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举例 如________免疫缺陷病,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患者多为新生儿和婴幼儿 如_______。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
获得性
遗传
疾病
重症联合
艾滋病
2.实例:艾滋病
(1)病因及预防
病因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_____________
预防 措施 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发生易感行为后主动检测并积极治疗;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辅助性T细胞
(2)知识整合
[典例]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引发的疾病
C.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产生组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D.免疫监视异常不仅会导致肿瘤发生,还可能引起持续的病毒感染

[解析] 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A正确;自身免疫病指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B错误;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吸附在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产生组胺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即过敏反应,C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该功能异常不仅会导致肿瘤发生,还可能引起持续的病毒感染,D正确。
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
思维建模
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某种链球菌的细胞结构与人体心脏瓣膜的细胞结构极其相似,常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
(2)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
(3)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的感染。( )
(4)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共用剃须刀等不会有感染风险。( )
(5)艾滋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具有相同的发病机理。( )
迁移训练
×

×
×
×
2.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类似艾滋病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自身免疫病,是由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而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引发的疾病。

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B.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HIV抗原是诊断艾滋病患者的重要依据
C.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解析:HIV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破坏免疫系统,A正确;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原理,检查血浆中是否存在抗HIV的抗体,可以作为艾滋病检测的重要依据,B错误;艾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C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D正确。
4.某人患有非节段性白癜风,经查该病是因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下列关于非节段性白癜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缓解该病症状
C.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D.可尝试通过黑素细胞移植治疗该病

解析: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非节段性白癜风是因患者产生自身黑素细胞抗体攻击皮肤黑素细胞,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则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缓解该病的症状,B正确;该病不属于传染病,没有传染性,C错误;非节段性白癜风患者的皮肤因黑色素缺乏而出现白斑,可尝试用黑素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该病,D正确。
5.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免疫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大量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受损。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GC)抑制患者免疫应答进行治疗。如图是糖皮质激素影响T细胞功能的一种机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IL-2、IL-10对免疫应答分别具有
促进和抑制作用
B.GC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免疫来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C.临床上过量使用GC时,会产生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
D.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解析: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GC)抑制患者免疫应答进行治疗,结合图示可知,GC与GR结合后可以抑制IL-2基因的表达而促进IL-10基因的表达,即IL-2、IL-10对免疫应答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A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产生的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而引起的多种组织器官受损,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此GC主要通过抑制体液免疫(减少抗体的产生等)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B错误;据题意可知,GC主要影响T细胞的功能,而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故临床上过量使用GC时,会产生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C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D正确。
一、建构概念体系
二、融通科学思维
1.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乙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甲组小鼠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原因: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甲组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依据:第一次注射提取液A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第二次注射相同的物质给甲组小鼠,甲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符合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
2.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并检测到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TSH受体的抗体。从免疫角度分析,Graves病属于哪类疾病 其发病机理是什么
提示:自身免疫病;患者产生的TSH受体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过度生长和甲状腺激素异常增多。
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HIV的侵染导致辅助性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T淋巴细胞被破坏,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不能有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抗体大量减少。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科学家正研究通过用CD4受体修饰红细胞的细胞膜,将HIV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红细胞中,而使其不能增殖。请简要说明其防止HIV增殖的机理。
提示: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三、综合检测反馈
1.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大约2%以上的普通人群和40%~50%的持续性哮喘儿童对猫过敏。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B.过敏原的性质同抗原一样,都是蛋白质
C.对过敏原的检测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抽取待测者的血液进行检测
D.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解析:猫唾液中含有过敏原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因此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A正确;过敏原不一定是蛋白质,如空气中的灰尘可能会是过敏原,B错误;过敏反应发生的是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一些组织细胞膜上,血液中也有抗体分布,因此对过敏原的检测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抽取待测者的血液进行检测,C正确;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D正确。
2.调节性T细胞(Tregs)既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Th)的过度活化,还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药物环孢素会导致Tregs数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Treg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免疫自稳功能
B.Th活化后能分泌细胞因子,不能再分裂和分化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Tregs的数量较多
D.注射环孢素能抑制免疫功能,防止免疫过度

解析:Treg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免疫监视功能,A错误;Th活化后能分裂、分化,也能分泌细胞因子,B错误;Tregs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Tregs的数量较少,C错误;Tregs具有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功能,注射环孢素会导致Tregs数量增加,能抑制免疫功能,防止免疫过度,D正确。
3.如图为HIV侵染宿主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其大量增殖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
B.HIV与宿主淋巴细胞表面的CD4蛋白结合附着到宿主细胞,由此推测CD4是一种载体蛋白
C.机体感染后,HIV会刺激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也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
D.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原因是免疫监视功能减弱

解析: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病毒的大量增殖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A正确;HIV与宿主淋巴细胞表面的CD4蛋白结合附着到宿主细胞,体现了CD4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由此推测CD4是受体,B错误;机体感染后,HIV会刺激免疫系统分泌抗HIV的抗体,这也是目前HIV检测的重要依据,C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原因是免疫监视功能减弱,D正确。
4. 如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
B.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C.能使B细胞活化的抗原有可能位于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
D.静脉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处发挥作用

解析: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作用,A正确;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属于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据图可知,抗体可攻击甲状腺细胞,所以使B细胞活化的抗原可能位于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C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是定向的,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选择题
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所有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B.由过敏反应引发的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
C.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D.过敏病人往往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6
7
8
10
11
1
2
3
4
5
解析:引起不同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同,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只能对相应的过敏原发生反应,A错误;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的,B错误;过敏反应不是传染病,如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C正确;过敏病人在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2.我国科学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独特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病
B.双氢青蒿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
C.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花粉过敏的致病机制相同
D.使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独特的效果,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故双氢青蒿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B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自身免疫病,两者致病机制不同,C错误;双氢青蒿素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针对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3. 下列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D.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应尽快治疗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解析: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随着病毒的复制,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所以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A、B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HIV能够逆转录生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等待时机再转录生成HIV的RNA,且开始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对HIV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会破坏HIV的复制,C错误;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应尽快治疗,D正确。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4.下图是CAR-T细胞疗法的流程,其基本原理是将病人的自体T细胞提取出来,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使其表达具有特异性的CAR。CAR是由抗原识别结构域和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的融合受体,抗原识别结构域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结合,信号传导结构域可以激活T细胞杀伤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增加CAR的表达量可能会出现自身免疫病
B.T细胞输回人体一般不会引发人体免疫排斥反应
C.癌细胞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上述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解析:增加CAR的表达量有可能标记自身正常细胞,从而使T细胞攻击正常细胞,A正确;T细胞取自患者,再输回患者自身,一般不会引发人体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抗原识别结构域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结合,信号传导结构域可以激活T细胞杀伤功能,导致癌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免疫自稳功能是指机体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的细胞,而识别清除突变细胞、肿瘤细胞为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5.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都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下四种情况分别属于 (  )
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 ②HIV侵入人体后,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③某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 ④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某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细胞免疫
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
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解析:①花粉引起人体打喷嚏、鼻塞,属于过敏反应;②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属于免疫缺陷病;③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属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成分,属于自身免疫病;④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某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6.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用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在使用青霉素治疗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要求先进行皮下测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自稳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
B.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使记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
C.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
D.静脉注射可以使用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解析: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会使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B错误;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C正确;静脉注射可以使用0.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D错误。
1
5
6
7
8
10
11
2
3
4
7.(2024·江西高考)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属于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表明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B正确;使用化合物Y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低于空白对照组,特异性免疫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因此化合物Y会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时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小于使用化合物Y时,而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D正确。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8.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死亡,C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9.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发生的机制如图所示,物质A表示TS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B.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
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
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物质B
D.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由题意和题图可知,物质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病的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不是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B错误;Graves病是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造成的,其结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以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C错误;该病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二、非选择题
10.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等过敏原,产生了抗体,进而使机体产生相关过敏症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内,产生抗体后分布在________
_____,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进而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_____ (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9
 体液
肥大细胞表面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内,产生抗体后分布在肥大细胞表面。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2)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结合。此时B细胞除了分化为浆细胞,还会分化为________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9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B细胞
记忆B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此时B细胞除了分化为浆细胞外,还会分化为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快速发挥免疫效应。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1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病症为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骨损伤,属于炎症性疾病。科研人员对R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
(1)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某些蛋白作为_____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同时激活_______________使其分裂和分化,并与关节组织细胞结合,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细胞内容物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9
  关节组织细胞裂解死亡(或细胞裂解死亡)
抗原
细胞毒性T细胞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某些蛋白作为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同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分裂和分化,并与关节组织细胞结合,引起关节组织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细胞内容物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2)S5蛋白与炎症性疾病有关,为研究S5蛋白对RA的作用及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RA患病大鼠(RA模型鼠),实验材料、处理及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9
组别 实验材料及处理 检测指标
1 正常大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①大鼠后爪关节肿胀程度
②辅助性T细胞占所有T细胞的比例
2 RA模型鼠,注射适量MTX 3   ____鼠,注射____     4 RA模型鼠,注射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 注:MTX是一种可以治疗RA的药物。腺病毒是一种可携带S5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并表达的工具。
1
5
6
7
8
10
11
2
3
4
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据图1结果可知表中第3组的实验材料及处理分别是_____。
a.正常大鼠;b.RA模型鼠;c.注射适量生理盐水;d.注射适量MTX;
e.注射适量不含S5基因的腺病毒;f.注射适量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
9
b、e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根据图1分析,第1组的后爪关节肿胀增加体积最小,第3组最大,说明第3组是RA模型鼠,注射适量不含S5基因的腺病毒,故第3组的实验材料及处理分别是b、e。
9
1
5
6
7
8
10
11
2
3
4
②图1结果表明S5蛋白对大鼠R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据图2并结合(1)中RA发病机理,推测S5蛋白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能一定程度缓解大鼠的RA症状
S5蛋白可能通过减少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进而减少关节组织细胞的裂解破坏
1
5
6
7
8
10
11
2
3
4
解析:由图1可知,与第3组相比,第4组注射了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后爪关节肿胀增加体积减小,表明S5蛋白能一定程度缓解大鼠的RA症状。据图2并结合(1)中RA发病机理,可推测S5蛋白的作用机制是S5蛋白可能通过减少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进而减少关节组织细胞的裂解破坏。
9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免疫失调
一、选择题
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所有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B.由过敏反应引发的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
C.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D.过敏病人往往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我国科学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独特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病
B.双氢青蒿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
C.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花粉过敏的致病机制相同
D.使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下列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D.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应尽快治疗
4.下图是CAR-T细胞疗法的流程,其基本原理是将病人的自体T细胞提取出来,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使其表达具有特异性的CAR。CAR是由抗原识别结构域和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的融合受体,抗原识别结构域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结合,信号传导结构域可以激活T细胞杀伤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增加CAR的表达量可能会出现自身免疫病
B.T细胞输回人体一般不会引发人体免疫排斥反应
C.癌细胞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上述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5.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都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下四种情况分别属于 (  )
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
②HIV侵入人体后,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③某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
④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某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细胞免疫
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
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
6.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用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在使用青霉素治疗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要求先进行皮下测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自稳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
B.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使记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
C.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
D.静脉注射可以使用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7.(2024·江西高考)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8.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9.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发生的机制如图所示,物质A表示TS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B.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物质B
D.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二、非选择题
10.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等过敏原,产生了抗体,进而使机体产生相关过敏症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内,产生抗体后分布在      ,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进而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    (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2)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                 与    结合。此时B细胞除了分化为浆细胞,还会分化为       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     。
1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病症为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骨损伤,属于炎症性疾病。科研人员对R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
(1)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某些蛋白作为    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同时激活        使其分裂和分化,并与关节组织细胞结合,引起               ,释放细胞内容物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2)S5蛋白与炎症性疾病有关,为研究S5蛋白对RA的作用及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RA患病大鼠(RA模型鼠),实验材料、处理及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处理 检测指标
1 正常大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①大鼠后爪关节肿胀程度 ②辅助性T细胞占所有T细胞的比例
2 RA模型鼠,注射适量MTX
3     鼠,注射    
4 RA模型鼠,注射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
注:MTX是一种可以治疗RA的药物。腺病毒是一种可携带S5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并表达的工具。
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据图1结果可知表中第3组的实验材料及处理分别是     。
a.正常大鼠;b.RA模型鼠;c.注射适量生理盐水;d.注射适量MTX;e.注射适量不含S5基因的腺病毒;f.注射适量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
②图1结果表明S5蛋白对大鼠RA的作用是                  。据图2并结合(1)中RA发病机理,推测S5蛋白的作用机制是                          。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1.选C 引起不同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同,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只能对相应的过敏原发生反应,A错误;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的,B错误;过敏反应不是传染病,如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花粉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C正确;过敏病人在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2.选B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双氢青蒿素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独特的效果,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故双氢青蒿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B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造成的自身免疫病,两者致病机制不同,C错误;双氢青蒿素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针对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3.选C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随着病毒的复制,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所以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A、B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HIV能够逆转录生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等待时机再转录生成HIV的RNA,且开始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对HIV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会破坏HIV的复制,C错误;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应尽快治疗,D正确。
4.选D 增加CAR的表达量有可能标记自身正常细胞,从而使T细胞攻击正常细胞,A正确;T细胞取自患者,再输回患者自身,一般不会引发人体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抗原识别结构域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结合,信号传导结构域可以激活T细胞杀伤功能,导致癌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免疫自稳功能是指机体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的细胞,而识别清除突变细胞、肿瘤细胞为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5.选B ①花粉引起人体打喷嚏、鼻塞,属于过敏反应;②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属于免疫缺陷病;③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属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成分,属于自身免疫病;④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某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
6.选C 人体注射青霉素可能因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有过敏史者初次接触青霉素可能会使浆细胞产生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B错误;青霉素过敏所引起的病理性反应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性,C正确;静脉注射可以使用0.9%的NaCl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D错误。
7.选C 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属于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表明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B正确;使用化合物Y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低于空白对照组,特异性免疫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因此化合物Y会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时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小于使用化合物Y时,而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D正确。
8.选A 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死亡,C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9.选A 由题意和题图可知,物质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病的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不是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B错误;Graves病是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造成的,其结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以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C错误;该病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错误。
10.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内,产生抗体后分布在肥大细胞表面。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2)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此时B细胞除了分化为浆细胞外,还会分化为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快速发挥免疫效应。
答案:(1)肥大细胞表面 体液 (2)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B细胞 记忆B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
11.解析:(1)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某些蛋白作为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同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分裂和分化,并与关节组织细胞结合,引起关节组织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细胞内容物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2)①根据图1分析,第1组的后爪关节肿胀增加体积最小,第3组最大,说明第3组是RA模型鼠,注射适量不含S5基因的腺病毒,故第3组的实验材料及处理分别是b、e。②由图1可知,与第3组相比,第4组注射了含有S5基因的腺病毒,后爪关节肿胀增加体积减小,表明S5蛋白能一定程度缓解大鼠的RA症状。据图2并结合(1)中RA发病机理,可推测S5蛋白的作用机制是S5蛋白可能通过减少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进而减少关节组织细胞的裂解破坏。
答案:(1)抗原 细胞毒性T细胞 关节组织细胞裂解死亡(或细胞裂解死亡) (2)①b、e ②能一定程度缓解大鼠的RA症状 S5蛋白可能通过减少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进而减少关节组织细胞的裂解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