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8昆明的雨(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18昆明的雨(第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4 15: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昆明的雨
第2课时
  春天,……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而夏天,……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也许,到冬天来临,……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事、物一幕幕展现出来: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缅桂花,写了昆明的民俗风情(门头挂仙人掌),写了昆明雨季中人的活动(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苗族女孩子叫卖杨梅、若园巷的房东给房客们送缅桂花、“我”与同学在小酒店久坐等)。
  全文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合作探究
  1.本文的标题是《昆明的雨》,但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用大量篇幅写了其他的景、事、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让昆明雨季的特点更加鲜明,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合作探究
  2.本文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在于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做具体分析。
合作探究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感情深厚。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写入文章,遂成美文。
品味语言
  除了在选材方面“以小见大”之外,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请根据要求分析下面的语句,然后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做简要分析,并尝试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细节描写。通过这两句话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倒挂在家家门上的肥大的仙人掌,泛着绿意和湿气,彰显着昆明的地域风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品味语言
1.下面这几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品味语言
1.下面这几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品味语言
2.分析下面标红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东西也能吃?!”是质疑,嫌弃;“这东西这么好吃?!”是惊叹,喜欢;“张目结舌”则突出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干巴菌的外形与味道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口语化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品味语言
2.分析下面标红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中看不中吃”“滴溜儿圆”,口语化的语言,活泼而极具情味。
  (3)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品味语言
2.分析下面标红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四个字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牛肝菌的美味,其中的逗号更是起到强调味道的作用,体现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品味语言
  3.品味下列标红的词语,体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作者感慨房东惜花又送花的纯朴人品,叠词“软软”写出了作者与房东的那种和谐而又温暖的人际关系。
  (2)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品味语言
  3.品味下列标红的词语,体味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爬”“遮”等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品味语言
  3.品味下列标红的词语,体味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在昆明的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
  (4)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品味语言
  3.品味下列标红的词语,体味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本文的语言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
品味语言
  4.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找出来做简要分析。尝试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作者选取了自己在昆明生活时的一些细小的景、事、物进行描写,“以小见大”,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那段闲适、恬淡生活的深切怀念,文章语言平和质朴,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