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苏州园林》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苏州园林》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园林”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览休息的风景区。我国江苏的苏州以“园林城市” 的美称闻名天下,曾有人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年代。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叶圣陶
叶圣陶
1894 - 1988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长篇小说
童话集
小说集
小说集
《倪焕之》(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稻草人》(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读准字音
鉴 签
jiàn
鉴赏
qiān
签名
廊 廓
láng
走廊
kuò
轮廓
嶂 障
zhàng
重峦叠嶂
zhàng
障碍
字形辨识
词语释义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别具匠心】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整体感知
2.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整体感知
1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标本”在本文有“样本”的意思,原意为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说明苏州园林有广泛的代表性。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概说园林之美
叶圣陶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么做的?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概说园林之美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6自然段,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别是什么?
他们与第2段的关系是?
第3段: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不对称的回廊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整体感知
第4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和池沼的配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整体感知
第5段: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整体感知
第6段:
浏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具体
概括
内容上一一对应
(2 段)
逻辑顺序
细看园林之美
课文余下的部分又写了什么?请同学们
快速阅读7-9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第7段: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
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图
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
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局部
整体
从七个方面紧扣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
逻辑顺序
细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举例子
从古代宫殿到近代住房的例子,可更准确、具体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不对称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打比方
把对称建筑比作图案画,把不对称的园林比作美术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两者不同的特点。
作比较
把一般的建筑和苏州园林进行比较,以突出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不讲究、不对称的特点。
细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特点?
5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 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举例子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作诠释
细读课文
第五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栽种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6
举例子
以古藤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栽种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打比方
把枯藤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枝着眼于画意。
摹状貌
描摹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园林的景观。
细读课文
第六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苏州园林层次丰富的特点?
4
举例子
用装一面大镜子的例子,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园林的层次感。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个局部,甚至是每一处细节都注意“图画美”。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按照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顺序来写,就是要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这再次提醒我们,阅读说明文一定要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归纳总结
观察身边美的景物运用本文学到的从总说到分说的逻辑顺序和说明方法去写写你身边的景观,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200字左右。
作业布置